林修梅、贲克昭、马鋆、宋鹤庚、廖家栋、鲁涤平、王得庆等,北军将领吴
佩孚、李奎元、杨春普、冯玉祥、张宗昌、王承斌、阎相文、萧耀南、张学
颜、张福来、潘鸿钧、张克瑶等发出联名通电主和。
直系头子冯国璋代总统任期一年已满,理应卸职另选。段祺瑞皖系军
阀的“合法倒冯”闹剧便又紧锣密鼓。大总统改选之前,为排斥冯国璋,操
纵新国会的选举,派徐树铮与政客王揖唐共商组织安福俱乐部,并取款80
万给王做活动经费。不久,皖系一手经办的安福系议员为主体的新国会在北
京开幕。安福国会以安福系的王揖唐、刘恩格为众议院正副议长,接近安福
系的梁士诒、朱启钤为参议院正副议长。
冯国璋感到欲连任总统不可能,但他也不愿让段祺瑞登上总统宝座,
便暗中嘱使同党设法阻段。长江三督李纯、王占元、陈光远及吴佩孚,隐承
冯意,一再通电主和斥战,南方政府通电支持。
段祺瑞感到南方未平,而北洋派内部又如此分裂,若把冯国璋逼下台,
岂肯甘休?于是他决定不谋下届总统职位。最后采取折中办法,让比较超脱
的徐世昌出来任总统,冯、段两人愿一起下野。
10 月10 日,徐世昌正式就职,便按照冯、段预约,下令免段祺瑞国务
总理之职,任命旧僚属钱能训为国务总理。
冯、段同时下野。冯国璋在与段祺瑞的斗法中,是个失败者,从此,
冯回到老家河间,不再出山,不久病亡;段祺瑞名义上不做总理,当个参战
督办,但照旧在幕后操纵政局。直系中的曹锟、吴佩孚逐渐成为代表人物,
直皖斗争仍在激烈进行。
徐世昌不甘心做个傀儡,他上台后,即以“文治”标榜,除了任用自
己的一帮“文人”外,就是主张南北议和。英、美、日、法、意五国也出面
“和平劝告”。10 月23 日,社会名流熊希龄、张謇、蔡元培、王宠惠、庆
蕴宽、孙宝琦、周自齐、张一麟、王家襄、谷钟秀、丁世峄、王芝祥、王克
敏、徐佛苏、文群、汪有龄、王祖同、梁善济、籍忠寅、李启甫、汪贻书、
王人文、林绍斐、由宗龙通电宣告成立“和平期成会”。徐世昌是个善于用
谋的军阀政客,他审时度势,乐得顺应国人所愿,以总统名义下了和平令。
几经周折,终于在1919 年2 月20 日,南北议和会议在上海举行。北
方代表有:朱启钤、吴鼎昌、王克敏、施愚、方枢、汪有龄、刘恩格、李国
珍、江绍杰、徐佛苏等10 人,以朱启钤为总代表;南方代表有:唐绍仪、
章士钊、胡汉民、缪嘉寿、曾彦、郭椿森、刘光烈、王伯群、彭允彝、饶鸣
銮、李述膺等11 人,以唐绍仪为总代表。
段祺瑞操纵安福国会,又挂着参战督办的头衔,掌握着军事大权。北
方议和代表们多系安福系人,他们出发时,段就嘱咐说:“和谈只许失败,
不许成功。”南方代表团提出停止参战借款、陕西战事,取消参战军、公布
中日密约等问题。
由于北方缺乏诚意,南方代表团遂宣布从26 日起停止正式会议,改为
谈话会。28 日,唐绍仪向北方代表团提出要求陕西停战及撤换陈树藩等三
项质询,限48 小时答复。北方代表团致电北京政府请示,未得回答,于是
于3 月2 日向北京政府提出总辞职,会议中断。
吴佩孚与长江三督呼吁重开和谈,全国也出现了抢救和平之声。美、
英、法、意四国公使,也联合劝告北京政府恢复和谈。北京政府只好回电慰
留北方和谈代表。4 月1 日,陕西停战。4 月7 月,南北和谈重又恢复。
重开和谈,争论的焦点是国会问题,南方代表要求恢复被非法解散的
国会。北方代表则要维持安福国会,南方代表根本不承认安福国会,于是北
方代表从4 月29 日起,装病不到会。
就在这时,国内爆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由北京
大学学生首先发难,领导“五四”运动的领袖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
第二十一章 “三大主义”
陈独秀于1915 年6 月中旬从日本返回上海,住在法租界嵩山路吉谊里
21 号楼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楼房,和阔别一年、患病咯血的妻子高君曼团
聚在一起。20 日,老朋友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为陈独秀等设宴洗尘。
9 月15 日,由陈独秀主撰的《青年杂志》出版。陈独秀在二次革命失
败后,苦苦的沉思、求索,所获结论是: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
革命,这是他办杂志的原因。
1916 年9 月1 日,陈独秀将杂志名称改为《新青年》。陈独秀在自己办
的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敬告青年》,便擂响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战鼓。
他“涕泣陈辞”,寄希望于活泼之青年,呼唤青年“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