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春秋_刘凤舞【完结】(322)

  党开的第一次,也是中华民国新纪元。”下午,孙中山又发表了题为《中国

  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的演说,他总结了辛亥革命后13 年来,国民党

  屡遭失败的深刻教训,又以坚定宏亮的声音说:“此次改组,就是从今天起

  重新做过,古人有言,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由今日

  起,将13 年前种种可宝贵、最难得的教训经验来办以后的事,以前有种种

  力量创设民国,以后便有种种力量改造政府,由今天起,按照办法条理,合

  全国而为一,群策群力,努力而行,则将来成功必定更大。”孙中山又向大

  会提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案,并说:这个宣言系此次

  大会之精神生命。此宣言,今后即可管束吾人之一切举动,故须详细审慎研

  究。

  大家通过后,不能随意改变,都应遵守,完全达到目的,才算大功告

  成。大会顺利地通过了这个著名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宣言正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大会在通过《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时,发生了争论。会议通过由谢

  持、谭平山、廖仲恺、孙科、李大钊、汪精卫、戴季陶、毛泽东等19 人组

  成的章程审查委员会,对章程草案进行了审查。28 日上午的大会,由胡汉

  民担任大会主席,汪精卫代表章程审查委员会报告审查结果。报告完毕,开

  始大会讨论,戴季陶首先发言,对报告表示满意,但是,广州代表方瑞麟乘

  孙中山未出席大会的机会,提出章程增加“本党党员不得加入他党”的条文。

  这个意见很明显地是针对共产党跨党而言的。

  李大钊立即就共产党员跨党问题作了发言,他说:“我等之加入本党,

  是为有所贡献于本党,以贡献于国民革命的事业而来的,断乎不是为取巧讨

  便宜、借国民党的名义作共产党的运动而来的。我们加入本党的时候,自己

  先从理论上事实上作过详密的研究。本党总理孙先生亦曾允许我们仍跨第三

  国际在中国的组织,所以我们来参加本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光明正大的

  行为,不是阴谋鬼祟的举动。不过我们既参加了本党,我们留在本党一日,

  即当执行本党的政纲,遵守本党的章程及纪律;倘有不遵守本党政纲,不守

  本党纪律者,理宜受本党的惩戒。我们所希望于先辈诸同志者,本党既许我

  们以参加,即不必对于我们发生猜疑,而再在加以防制。

  倘认为我们参加本党为不合,则尽可详细磋商,苟有利于本党,则我

  们之为发展本党而来者,亦不难为发展本党而去;唯有猜疑防制,实为本党

  发展前途的障害,断断乎不可不于本党改造之日明揭而扫除之。”李大钊的

  发言感动了许多人,使众人为之动容,情绪大变,相继发言者绝大多数反对

  方瑞麟的提案。廖仲恺发言说:“吾人第一要问:我们的党是什么党?是不

  是国民党?第二要问:我们的党是否有主义的?是否要革命的?如果对于我

  们的主义能服膺,革命能彻底,则一切皆可不生问题。此次彼等加入,是本

  党一个新生命,诸君如果不以为然,请先闭目静想其意何居?彼等亦不是来

  拖累我们的,是与我们同做国民革命工夫的,请大家思之,重思之。”汪精

  卫发言道:“曩者吴稚晖、李石曾、张继都是无政府党,我们已承认他们为

  国民党员,如何对于共产党员又不允许他们,这是什么道理?”主持会议的

  胡汉民生怕反对跨党案被通过,无法对孙中山交待,忙说:“现在纪律已订

  有专章,似可不必再在章程上用明文规定何种取缔条文,惟申明纪律可也。”

  大会经过一场辩论后,毛泽东提议:“请付表决。”会议主席同意,随即表决

  通过《中国国民党总章》。方瑞麟等右派分子反对孙中山的容共政策的企图

  被挫败。

  大会最后一天,进行领导机关的选举。大会决定在保留孙中山为总理

  的前提下,实行委员制,并选出中央执行委员24 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7

  人。

  中央执行委员胡汉民

  汪精卫  张静江  廖仲恺  李烈钧

  居 正  戴季陶  林 森  柏文蔚  丁惟汾

  石 瑛  邹 鲁  谭延闿  覃 政  谭平出

  石青阳  熊克武  李大钊  思克巴图 王法勤

  于右任  杨希闵  叶楚伧  于树德候

  补中央执行委员

  邵元冲  邓家彦  沈定一  林伯渠  茅祖泉

  李宗黄  白云梯  张知本  彭素民  毛泽东

  傅汝霖  于方舟  张苇村  翟秋白  张秋白

  韩麟符  张国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