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退衡州一线。李、白利用与唐部军人的老关系,多次派人去唐部军中接洽
和平收编。唐部李品仙、刘兴、周斓在李保证留原建制,不予编散的条件下,
联名发出“求和通电”。于是,李、白如愿以偿,唐部5 个军全数收编,西
征大获全胜。南京政府下令解散武汉政治分会,改设湘鄂临时政务委员会,
以程潜为主席。
新桂系锋芒毕露,觊觎中枢的其他派系领袖心生不满。于是他们逐渐
把攻击目标从蒋、汪等身上转向了李、白以及特委会。
汪精卫在唐生智败北时应张发奎邀请,从武汉到了广州。
张发奎向来奉汪为政治领袖。张部在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时受损严
重,在汉又受唐生智排挤,被迫将武汉方面的第二方面军改为第4 军,以追
剿叶、贺部为名,离开江西,沿赣南下,驱返广东。
广东为李济深天下,李既是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又是
广东省政府主席兼第八路军总指挥,八路军由原第四军留守部队扩编。张发
奎、黄琪翔等第四军将官为李济深多年部下,李对他们回粤不便拒绝,且存
有重新收张部的打算,故在张部回粤之初李济深表示欢迎,并派陈可钰携款
40 万元前往接济。
不料,张部来粤后不服李的节制,不仅拒绝李要其出兵与黄绍竑、陈
济棠部协同,阻截来粤中共起义部队的要求,反而要李济深疏远桂系,反对
特委会。李济深同李宗仁等新桂系派领袖交谊素笃,有“半个桂系”之称。
张发奎专以桂系为攻击对象,不免使李济深十分尴尬。加上张部根本不把李
济深这个老长官放在眼里,军事、财政、人事上的冲突不断发生。李济深唯
恐鹊巢鸠占,失去了广东地盘,乃以老上司的身份主动提出,愿给张发奎港
币5 万元,要张出洋远游,同时制造礼送汪派出粤的舆论。李济深又将反对
汪派最烈、与张发奎又有所不合的陈铭枢由日本邀请回国,到福州再统军队,
还特地电陈,邀其“回粤休养”。这一来,张发奎与李济深的关系陡然紧张。
正当李、张不睦加深之时,蒋介石于11 月10 日从日本回到上海。
蒋介石下野之后,在上海、溪口各住了一段时间,并进行了频繁的活
动,在欢迎会上发表演说、答记者问、发表《谢客启事》、《告别黄埔同学书》
等等,他们自己说成是为民众谋幸福,为党国谋利益的英雄。“中正别无他
愿,望桑梓升平,诸父老兄弟皆得安居乐业,是中正之厚望也。”“余以为英
雄者也,常以失败而终。大凡英雄与革命家,似皆以失败而成其价值。一经
成功,则为平凡无奇。但使正气存留,则雄图虽归失败,亦无所怨,吾固常
作是想者也。”蒋介石还透露他将规划同宋美龄结婚之事,为此已同元配正
式离婚。
9 月29 日,蒋介石携带张群、宋子文、宋美龄及副官孟超然、机要秘
书陈舜耕等离开上海去日本。蒋宣称:“余之友人居日者甚多,欲乘此闲暇
之机会,重温旧好,并愿藉与日本诸名流相晋接。”蒋介石在日本周游各地,
并研究了日本国情及对华政策,发表了《告日本国民书》,呼吁中日亲善:“吾
人今后努力亲善工作,首当扫除国民间从前之误会与恶感,以及亲善障碍之
军阀,并切望日本七千万同文同种之民族,将于我中国革命运动彻底了解,
而予以道德及精神上之援助,是实为我革命进行莫大之助力,亦即我两国根
本亲善之良谟也。”蒋介石为取得日本政府的支持,以助他重新上台,便通
过日本黑龙会首领头山满,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陆军大臣向川义则、参谋
总长金井范三及参谋次长南次郎进行秘密商谈。
田中义一向蒋介石提出先决条件:一为蒋必须反共;二为蒋必须不牺
牲日本在华之权利;三为蒋先行巩固南方。蒋介石一一答应,并把田中义一
作为“前辈”看待。日本借予蒋介石4000 万日元,以助蒋安定中国后,中、
日两国进行经济合作等项。蒋介石遂挟巨资返国,以图东山再起。
蒋介石在日本活动期间,张静江、李石曾一再从国内去电促请回国,
汪精卫也专电请蒋即刻归国。蒋在复汪精卫函中表示:“此后党国重任,惟
兄是赖,弟虽远游,而实神驰党国。凡能与党国有益,则弟无论在何地何时,
必尽我心力,依照兄之意图,不渝始终,以尽区区之意。”蒋介石自日本回
到上海,即开始为复职四下活动。蒋之嫡系也因受桂系压抑,急不可耐地盼
蒋复出。北方冯玉祥、阎锡山连连发电,呼吁要蒋复出,甚至有些原来对蒋
下台弹冠相庆的特别委员会委员,也一转其反蒋姿态。谭延闿、孙科等以南
京国民政府名义发表通电称蒋:“受命北伐以来,身经百战,卓著奇勋,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