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春秋_刘凤舞【完结】(427)

  李宗仁等人的活动,使在奉化窥测动向的蒋介石感到了真正的威胁,

  尤其是中政会特务委员会的设立,在蒋看来更是夺权的不祥之兆,不便再行

  坐视、延宕,蒋在李等联袂进京之日,来到了杭州,加紧拉拢汪精卫。

  蒋在离宁前曾约陈公博、顾孟余、王法勤谈话说:“本人甚盼汪先生能

  不顾一切,任此艰难。前在沪时,曾向汪先生面述此意,汪太客气,希望三

  位再代转达。中兴本党,非汪先生莫属。”蒋介石在杭州写信给汪精卫。那

  汪精卫则因被陈济棠逐出广州,正欲投蒋,于是连夜赴杭与蒋密谈竟夜,双

  方达成交易。同时,蒋、汪致电胡汉民,请他北上,“一同入京,协照哲生

  (孙科)及诸同志。”胡汉民复电汪精卫,称病谓“非长期休养不可”,拒绝

  北上。

  张继、张静江由南京乘汽车赴杭,当晚与蒋密谈。

  次日,蒋介石派自备飞机去沪接孙科来杭。孙科即与何应钦、吴铁城

  同往杭州。

  1 月18 日,蒋介石在杭州西湖风景幽静的烟霞洞举行宴会,汪精卫、

  孙科、张继、张静江等均在座。宴毕即在另室密谈。蒋介石对汪、孙表示:

  “余不入京,则政府必贸然与日绝交,绝无通盘计划,妄逞一时血气,孤注

  一掷,国必亡灭。故余不顾一切,决计入京,以助林主席挽救危机,本我良

  心,尽我天职而已。”烟霞洞会议否定了陈友仁对日绝交的外交方针,成立

  了以亲日派蒋作宾为首的外交委员会;同意了孙科辞职,商定由汪精卫出场

  组织行政院。会后,蒋、汪分别向报界表示,为赞助政府当局,当近日内共

  同进京。

  1 月23 日,赶抵南京的蒋、汪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孙科以自动让位姿

  态宣布辞职。28 日,由蒋介石主持召开了临时中央政治会议,会上批准孙

  之辞呈,同时改组南京政府。

  新内阁由汪精卫任行政院长,宋子文为副院长。

  第十六章 蒋、汪卖国

  蒋、汪在杭州晤面的消息传到广州,胡汉民愤慨之余乃于19 日公开宣

  布与蒋、汪决裂,并决定依恃两广实力派与蒋、汪抗争到底。而李宗仁等则

  因蒋、汪回返中枢,特务委员会无疾而终,深知尚无力量左右大局,也不再

  在沪逗留,采取坚决拥胡立场,返回两广,继续西南割据,与蒋作长期对垒。

  在孙科内阁垮台的同时,被迫辞去外交部长的陈友仁满腔悲愤地说:

  “余敢正告国人,蒋氏对日的消极政策,必导致日军的得寸进尺。”不幸,

  陈友仁一语言中,1 月28 日,日军在上海动武,演出了“一?二八”事变

  来。

  上海打起来,南京下关的日舰也轰然开了炮,蒋介石和汪精卫赶紧迁

  都洛阳。

  几天之后,国民政府的首都由南京移到洛阳。汪精卫为了实现他同蒋

  介石的协议,在洛阳主持召开了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决议成立军事委员会,

  提议由蒋介石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此议一出,众人反对,一说蒋介石独

  裁,二说蒋介石不抗日,三说蒋介石是阴谋家。汪精卫却一定要蒋介石出任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从而“主军”,他知道不办到这一点,他自己“主政”

  就一定主不成。结果,就在会上强迫通过蒋介石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总

  参谋长。

  蒋介石很高兴,觉得汪精卫还算识趣,遂发表就职视事通电全国,说:

  “国难至此,遑计短出;许身革命,义不容辞,进退去留,一惟党国之命是

  从,始终生死,无敢或苟。”这样,蒋介石第二次下野后几十天,就又重新

  上台,职位从“蒋主席”变成了“蒋委员长”,全国军权完全操于股掌之中。

  一切如他设计的一样:以退为进,收服了汪精卫,逼走了胡汉民,玩弄了孙

  科,自己掌握了更大的权势。

  紧接着,又任命陈立夫为中央组织部长,陈公博为民众指导委员会主

  任,从而达到了“蒋汪联合主党”的协议,蒋、汪二人成为中央的主宰,国

  民党一党专制的统治中心至此就基本确立了。

  蒋介石重新上台之后,法西斯主义之火又重新点燃。蒋派人往意大利

  向墨索里尼求教,去德国向希特勒求教。蒋指使陈果夫、陈立夫组织“中央

  俱乐部”的中统特务组织,因“陈”的英文第一个字母为C,故二陈为CC,

  俗称“CC 派”。

  “CC 派”除二陈外,其领导成员还有张厉生、张道藩、徐恩曾、叶秀峰、

  周佛海等。

  1932 年3 月,蒋介石又组织军统特务组织“复兴社”,自任社长,其核

  心人物主要是出身于黄浦陆军学校,如戴笠、贺衷寒、康泽、酆悌、桂永清、

  刘健君以及周佛海等人。

  后来蒋介石为便于领导,将两个特务组织合并,他还请了德国将军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