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一面继续猛烈攻击中央,一面又指责罗章龙、何孟雄等为右派,并要求
召开四中全会。闹腾一阵子后,米夫出来讲话,说他已报告国际,决定召开
四中全会,并起草了《中共四中全会议案》。米夫提议由王明担任江苏省委
书记。政治局对那个屡犯错误的年轻人王明并不放心,没有完全接受米夫的
意见,决定由尚在苏联的刘少奇担任江苏省委书记,刘归国前由王明代理。
同时决定将博古补为团中央委员,参加团的中央局工作。
瞿秋白、周恩来觉得他们在处理立三问题上既已错误,就应该团结反
对过立三错误的人来执行国际路线。他们推荐何孟雄等去见米夫,并在讨论
四中全会补选中央委员名单时,提出了何孟雄。米夫因何孟雄不是他的门徒
而拒绝。
瞿秋白、周恩来对三中全会的问题承担了责任,提出退出政治局的要
求。米夫因他的门生王明等都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决定在瞿秋白、周恩来二
人中保留一人,王明早已要对瞿秋白进行报复,米夫决定瞿秋白退出。瞿秋
白对周恩来说:“你还要背着这个担子。”1931 年1 月7 日,中共六届四中
全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全会只开了15 个小时,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召售14
名中央委员、8 名中央候补委员和王明等15 人非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共
计37 人出席会议,他们是向忠发、周恩来、瞿秋白、关向应、罗登贤、徐
锡根、李维汉、任弼时、贺昌、余飞、顾顺章、温裕成、王克全、罗章龙、
陈郁、史文彬、张金保、王凤飞、陈云、周秀珠、徐兰芝、袁炳辉、王明、
沈泽民、王稼祥、陈原道、韩连会、何孟雄、徐畏三、沈先定、顾作霖、夏
曦、肖道德、邱泮林、博古、柯庆施、袁乃祥。
六届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共36 人,出席这次会议的只有22 人,
且王明等15 人非中央委员,不但出席了中央全会,而又有发言权、表决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一次很不正常的中央全会。
会议由向忠发作了政治报告。经过讨论后,由米夫作为国际代表作了
结论,然后进行改选。米夫在发言中挖苦说:“恩来同志自然应该打他的屁
股,但也不是要他滚蛋,而是在工作中纠正他,看他是否在工作中改正他的
错误。”会议通过了共产国际远东局提出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成员名单。
瞿秋白、李立三、李维汉3 人退出政治局。李维汉、贺昌两人退出中央委员
会。王明不仅被补为中央委员,而且成为政治局委员。周恩来建议:既然王
明和几个同他持相似观点的人进入了中央委员会,是否也可以选一些有不同
意见的人参加,米夫没有同意。周恩来在四中全会期间,同瞿秋白一样被置
于“被告”席上。有人提出周恩来也应退出政治局,并单独交付表决。
因多数人不同意未被通过。
四中全会后,中央在米夫、王明等人操纵下,决定由王明担任江苏省
委书记,并派遣大批中央代表到各地去。派夏曦去任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
派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为中央代表团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去,等等。还制
定了《中央巡视员条例》。于是,“钦差大臣”满天飞。这些“钦差大臣”握
有尚方宝剑,权力极大,因而给苏区和红军带来灾难。从这时起,王明的“左”
倾冒险主义路线在中央领导机关内开始了长达4 年的统治。
米夫在四中全会之后,在中国又停留了半年时间,中共中央的一切重
大问题都由他一人决定,没有任何讨论余地。在中国共产党内,经过这场突
然袭来的轩然大波以后,中央的威信被剥夺殆尽,党内思想极度混乱,小宗
派活动到处都是,情绪严重对立,正常的党内讨论已难于进行。罗章龙等正
在酝酿成立第二中央,王克全等正在准备成立第二江苏省委,不少党员一时
不知所从,全党面临大分裂的威胁。显然,无论是手握重权的国际代表米夫,
或是米夫的得意门生王明等人,都无法驾驭形势。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局决定:
向忠发、周恩来和刚刚从苏联回国的张国焘3 人为中央常委,周恩来兼任中
央军委书记,并负责苏区工作。米夫和王明同意这样的安排,只作为权宜之
计。王明公开放风说:“这只是为了实际的工作便利和给他们以改正错误的
机会。”周恩来清楚地看到:如果他不出来稳定局面,撒手不管,党就会出
现大分裂。于是他忍辱负重,代表中央同罗章龙、王克全谈话,严厉批评他
们,要他们立刻停止活动,认识错误。周告诫他们说:“分裂和反对党的行
为是绝对不能容许的。”王克全、罗章龙的情绪已十分激动,他们不听周恩
来的劝告,态度蛮横地大吵大闹。
周恩来要他们慎重考虑,限三五天内作出答复。罗、王仍然不理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