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张国焘首先发言,提出向川康边发展的方针。由于毛泽东、张闻天、博
古、朱德、王稼祥和其他人都同意周恩来的意见,张国焘见没有人同意他的
意见,便表示同意北上。会议作出《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
定》。接着,政治局作出决定,增补张国焘为军委副主席,徐向前、陈昌浩
为军委委员。军委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规定红一、四方面军分编为左、
中、右3 个纵队和岷江支队,分别经卓克基、大藏寺、马塘、黑水、芦花等
地向北前进。
两河口会议后,中央派出刘伯承、王稼祥、李富春、林伯渠、李维汉
等组成中央慰问团,到红四方面军进行慰问。
而张国焘在两河口会议上,虽然表示同意北上,但他回到红四方面军
总部驻地理县时,便召开活动分子会议,说:“中央是一方面军的中央。”“一
方面军的损失和减员应由中央负责”、“遵义会议是不合法的。”当李富春抵
理县时,张国焘提出统一军事指挥,充实总司令部、军委设常委,徐向前、
陈昌浩参加总司令部工作,以徐为副总司令,陈为总政委等。李富春因事关
重大,立即向中央作了报告。
张国焘还授意川陕省委向中央提出改组军委和红军总司令部的要求。
陈昌浩则致电中央:“请焘任军委主席,朱德任总前敌指挥,周副主席兼参
谋长。政治局决定大方针后,给军委独断专行权。”他还致电军委主席朱德,
提出由张国焘任军委主席,否则无法顺利消灭敌人。
张国焘利用陈昌浩和张闻天过去是苏联中山大学的同学关系,策动陈
昌浩多次约张闻天“恳谈”,希望张闻天能以中央负责人的身份支持张国焘。
张国焘又派秘书长黄超到红三军团,向彭德怀送牛肉干、大米和银元,游说
彭德怀,打听会理会议情况等。陈昌浩找聂荣臻谈话,摸他对遵义会议、会
理会议的态度。张国焘对红四方面军指战员说:“他们是洋鬼子,修洋头,
穿西装、戴眼镜,提着菜盒子,看不起我们四方面军这些老土,不想要我们。”
在张国焘的挑斗下,有的教条主义者指责四方面军有“土匪作风”,“政治落
后,撤离鄂豫皖和退出川陕苏区是‘逃跑主义’”。两方面军的部分指战员之
间,发生了谩骂、殴斗、抢粮、抢枪等不愉快事件。
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朱德等为了团结四方面军指战员,
对组织作了调整。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张闻天提出把自己担任的总书记职务
让给张国焘,周恩来提出把他的红军总政委职务交给张国焘,朱德也提出把
他的总司令职务给张国焘。毛泽东说,总书记的职务不能交给他,那样革命
的性质就会改变,总政委可以交给他。
张国焘并不想要总书记职务,他说,总书记你们当吧,现在是打仗呗。
于是红军进行改编。
红军总司令 朱 德 总政委 张国焘
总政委部主任 陈昌浩 总政治部副主任 周纯全
总参谋长 刘伯承
前敌指挥部总指挥 徐向前 政委 陈昌浩
参谋长 叶剑英
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 周恩来
第一军(由1 军团改编)军长 林 彪 政委 聂荣臻 参谋长 左 权
第三军(由3 军团改编)军长 彭德怀 政委 杨尚昆 参谋长 肖
劲光
第五军(由5 军团改编)军长 董振堂 代政委 曾日三 代参谋长 曹
里怀
第三十二军(由9 军团改编)军长 罗炳辉 政委 何长工 参谋长 郭
天民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 徐向前 政委 陈昌浩
第四军军长 许世友 政委 王建安 参谋长 张宗
逊
第9 军军长 孙玉清 政委 陈海松 参谋长 陈
伯钧
第30 军代军长 程世才 政委 李先念 参谋长 李天
佑
第31 军军长 余天云 政委 詹才芳 参谋长 李聚
奎
第33 军军长 罗南辉 政委 张广才 参谋长 李
荣
第二十八章 奠基陕北
7 月中旬,中央北上来到黑县的芦花,于21 日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博古主持会议。
张国焘报告了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反四次“围剿”以来的发展情况,他
说:“总的说,四方面军的战略战术一般是正确的,但缺点错误是有的。”徐
向前发言介绍了四方面军的特点,陈昌浩介绍了四方面军的政治工作情况。
邓发、朱德、凯丰、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发言,都肯定了张国焘
到鄂豫皖后,红四方面军执行了中央正确路线,红军有了大的胜利和发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