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继续升官,使通过同乡苗培成的关系,与蒋介石挂上了钩。1931 年冬,
李生达去南京出席国民党五中全会,蒋介石召见了他,并赠与巨款。阎锡山
发现后立即进行追查。自此,李表现消极,并进一步倾向南京。蒋、李之间
还建立了秘密电台,互通情报。这一切均被阎侦知。
1934 年8 月,李生达应蒋之召,率领晋军72 师去江西帮助蒋介石“围
剿”红军。在南昌,李生达受到蒋介石隆重款待,给予大批军饷、装备补给,
阎锡山却借此扣发了李部的军费,李及部下对阎大为不满。
次年7 月,阎令李率部回晋,李生达则到南京见蒋,接受了蒋的“特
殊使命”。李部回晋后,阎的代表赴李部“慰问”,发现李部官兵训话时一提
“蒋委员长”,便自动立正,而提到“阎主任”时则无动于衷,大为吃惊。
阎闻之更是咬牙。不久,李生达被定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与阎锡山、赵戴文、
傅作义并行,风传其将出任山西省主席。
1936 年2 月,红军东渡,阎命李生达、杨效欧坚守孝义阻击红军,李、
杨见红军锐不可当,联名密电南京派大军入晋支援。这更触犯了阎锡山之大
忌,必去之而后快。红军回陕时,李生达被蒋介石任命为陕甘宁青四省“剿
匪”副总指挥并代行总指挥职权后,他手中掌握了1A4 以上晋军的指挥权,
势力达到顶峰,阎锡山就在李渡河赴陕前,密令其卫士熊希月将其刺杀,并
派第三者将熊又当场击毙以灭口。
李生达被刺后,阎锡山装模作样派王靖国去吊唁。开唁之日,灵堂忽
然失火,李的两个儿子及姨太太等均葬身火中。
蒋介石致电表示“惋惜”,并拨发丧葬费下令“褒奖”。
第三十章 三军大会师
蒋介石在西北部署“剿共”,不料两广发生了“六?一”事变。
蒋介石对两广半独立状况深以为虑,先后派张继、孙科、王宠惠等到
穗,与胡汉民和西南当局“交换时局意见”,并以国民政府主席名位,诱胡
北上,以改变西南局面。
胡未为所动。
国民党中央召开五届一中全会,蒋再次以调整中央党政负责人名义,
另以中央党务委员会主席一衔拉胡入京。这时胡因在穗受制于“南天王”陈
济棠,无以展其抱负,对蒋邀有所动心,乃以“养病”为由赴欧游历。实际
上是在静观形势,为自己从容筹措新对策留一时空余地。
1936 年初,胡准备结束“养病”返回国内。蒋闻讯,急派司法院长居
正去港迎候。
陈济棠惟恐胡被南京拉去,派其兄陈维周专程去南宁向李宗仁问计。
李随即赶赴广州,要陈坚决留胡在穗主持局面,并提出对胡政治上尊重,经
济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三点保证。陈济棠接受了李的建议,两广派出代表,
远赴新加坡接胡。李宗仁亲赴香港迎接。
胡见两广方面确有诚意,答应暂不北上,蒋介石拉胡解散西南的意图
未能得逞。然而胡来穗不久,因与妻兄下棋,用脑过度,患脑溢血猝死。两
广突失此一中心人物,局势为之大变。
5 月13 日凌晨,陈济棠接蒋介石电,要陈派人去京一谈。陈乃派其兄
陈维周飞京,蒋告以“中央将对桂用兵,但维持广东现状”,嘱以此意妥为
转达。陈维周返穗后与陈济棠密商竟日,认为两广相依为命,此乃蒋假途灭
虢之计。唇亡齿寒,桂亡粤何能独存。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抢先一步掮起抗日大纛,或许还能暂
保西南局面,至少也让南京政府出兵名不正,言不顺,有所顾虑而怯步。正
巧,白崇禧在穗吊唁胡汉民,陈乃将此决心就商于白。白以此事关系重大,
须从长计议,事不宜缓,派黄旭初飞邕向李宗仁汇报。
李宗仁闻言,即由南宁抵穗。是时,蒋派出的居正、孙科、王宠惠已
来粤,借吊胡丧之机,向两广提出了包括取消西南军政两机构、发还广东军、
政、财权在内的5 项条件。
蒋收拾两广之意既已照明,陈、李、白斟酌再三,知无路可退,遂坚
抗争之意。大计既定,两广便统一行动。
5 月26 日,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以中国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名义发
出《反对日本增兵华北》通电。6 月1 日,西南两机构举行联席会议,议决
向中枢呈文,坚请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毅然决然,从事抗战。次日,两机
构根据呈文内容,向全国发出通电,吁请全国党政军民各界一致督促中枢领
导全国从事抗日,并表示西南方面已向中央请命,要求北上抗日收复失地。
6 月4 日,陈济棠、李宗仁领衔两广将领发出“支”电,并把两广部队
改称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由陈、李分任正、副司令,开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