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11 日,中央命令进入河西走廊的红军为西路军,成立西路军军政
委员会,以陈昌浩、徐向前、曾传六、李特、熊国炳、杨克明、王树声、李
先念、陈海松、郑义斋、李卓然等人为委员,陈昌浩为主席,徐向前为副主
席。中央的意图是从新疆方向打通国际路线,争取得到苏联的物资援助。
11 月下旬初,红军西路军已控制河西走廊的中间地带。不料,9 军在
古浪遭敌包围,一仗下来,兵力损失2000 余人。此时陈昌浩同徐向前发生
严重的意见分歧。徐向前认为西路军与敌人决战是不利的。陈昌浩说:“马
家军基本上已被我们击溃,形势大好。”陈昌浩找人谈话,准备对徐向前的
“右倾路线”开展斗争。因多数人不同意而作罢。
1937 年初,西路红军挺进到高台、临泽地区。中央指示西路军留在高
台、临泽地区建立根据地。敌马家军向红军发起猛烈进攻。1 月12 日,红5
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 余人在保卫高台县城的战斗中壮
烈牺牲。
马家军攻克高台后,掉头转攻临泽。红军1.4 万人全部集中在临泽的
倪家营子地区43 个屯庄里。2 月1 日,马步芳投入7 万人的兵力,围攻倪
家营子。红军以寡敌众,与敌展开为期40 天的大血战。3 月13 日,红军西
路军仅剩下3000 余人,边打边撤,进入康隆寺地区。敌追兵又至,经过一
场血战,西路军向祁连山败走。
西路军决定,现有部队分散游击,由李卓然、李先念、李特、曾传六、
王树声、程世才、黄超、熊国炳组成西路军委员会,由李先念负责军事,李
卓然负责政治。西路军分两路行动,一路由王树声、毕占云率领,由康隆寺
向北依托祁连山打游击;另一路由李先念率领,从康隆寺向南深入祁连山区;
徐向前、陈昌浩脱离部队,回陕北向中央汇报情况。
3 月的祁连山依然是冰封雪盖,部队分散活动后,由王树声、毕占云率
领的一路红军,因力寡而不支,大部壮烈牺牲,不少人被俘,9 军军长孙玉
清在甘州南山落入敌手,余下的人员分散返回陕北。由李先念率领的另一路
红军,在青海巡堡以北的分水岭上,意外地收到中央电台的呼号,得到了“设
法进入新疆”的指令和陈云将前往迎接的通报。
徐向前和陈昌浩在返回陕北的路上,途经大马营附近的一个村庄,投
宿在一个汉人家里,主人是个湖北籍医生,和陈昌浩算是老乡。因那里仍是
是非之地,第二天早晨,徐向前催陈昌浩快走,陈昌浩说他拉肚子,感到身
体不行,执意要在那里休息几天。徐向前见他不肯走,只得独自一人匆匆上
路。
徐向前在奔赴延安的路上,不敢接近他人。时而晓行夜宿,时而夜间
赶路,时而宿在群众家里,时而露宿戈壁滩中,寝无正时,食无正点。在永
昌至凉州途中,他意外地遇到特务营外号叫“曹大头”的曹营长。两人相见,
犹如亲人相逢。曹大头说:“总指挥,可要小心啊!敌人有抓你的布告,抓
住有赏。”徐向前淡然一笑:“放心吧,天下还是咱们的。”他俩过了黄河,
到了打拉池。徐向前用一个金镏子换了长袍和棉袄,俩人脱下白楂羊皮袄,
一个打扮像商人,一个像伙计。俩人昼夜兼程,翻六盘山,4 月下旬的一天,
在一个小屯上遇上红四军参谋长耿飚带领的侦察分队,而后返回延安。
第三十一章 从敌人到朋友
汪精卫在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参加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开幕式后,
全体委员往会议厅门外摄影,蒋介石因事未到,汪精卫站在第一排中间,摄
影完毕,大家正回身上石阶向会议厅走去,忽然从记者群中跳出一个人来,
举起左轮手枪,向汪精卫射击,第一枪就击中左额,汪应声倒下,背部又中
一枪,左臂也被子弹擦伤。站在汪身旁的张学良及会场警卫,迅即奔向行刺
者,将其手枪踢掉,同时将其枪击捕获。行刺者两日后死于医院。
行刺者名叫孙凤鸣,原系十九路军排长,因不满蒋、汪对内镇压、对
外妥协的反动政策,激于爱国义愤,以晨光通讯社采访员的身份潜入会场,
以谋杀蒋介石为主要目标,但不料蒋因故未参加拍照,即以汪精卫为谋刺对
象,当时汪是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被刺也是罪有应得。
汪精卫遇刺后,被抬到南京中央医院开刀,由德国医生诺尔将其左额
的子弹取出,而背部子弹因夹于第5、6 根肋骨间,手术容易损伤脊椎,造
成生命危险,故只是予以消毒,未敢施以手术。
汪精卫本与蒋介石有矛盾,遇刺时蒋又不在场,更加猜疑,以为蒋是
借故不参加摄影。于是,他便在出院后赴上海继续治疗,并分别致电国民党
中央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各部、会长,请辞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