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然后迫蒋介石承认。孔因为没有蒋介石面诺,不敢贸然行事,汪对此很
不满,责备孔祥熙说:“假如我是你,一定签字。反正国防最高会议大家都
会同意,你何必一定要问蒋?他是负军事责任的,不好表态,你签了字,他
自然得承认的。”孔祥熙回道:“汪先生,我没有你的胆子,我背部受不起两
颗子弹。”汪精卫碰了个软钉子,只好怏怏而去。
在汪精卫周围,有“低调俱乐部”的核心分子周佛海、陶希圣、梅思
平、罗君强等人。周佛海、陶希圣便向汪精卫、蒋介石献策:在思想文化战
线建立一个和中共相对抗的“灰色文化团体”。汪精卫求之不得,自然一口
答允,而蒋介石此时虽已承认国共合作,但他并没有放弃反共立场,也表示
采纳。
1938 年初,一个披上灰色的伪装、执行反共媚日任务的文化团体——
“艺文研究会”在武汉成立。“艺文研究会”由周佛海任总务总干事,陶希
圣任研究总干事。“艺文研究会”根据蒋介石的面命,受汪精卫的指导,其
宗旨是:“第一,要树立独立自主的理论,反对共产党的笼罩;第二,要造
成一个舆论,使政府可战可和。”它的活动经费则由蒋介石手谕军需署,从
“军事特别支出”项目内,每月拨500 万元。“艺文研究会”先后在长沙、
广州、成都、重庆、西安、香港等地设立分会。就这样,“低调俱乐部”戴
上了“艺文研究会”的华丽桂冠。
“艺文研究会”周佛海、陶希圣等人用优厚的经费,通过付稿酬,送津
贴,拉拢文化界人士。谁反共卖力,谁拿到的钱就更多,就连脱离革命队伍
的叛徒张国焘都是他们收买的对象。
张国焘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1938 年4 月初。他以参加祭黄帝
陵为名,私自离开延安,经西安前往武汉,投靠国民党。
周佛海和张国焘都是中共“一大”代表,后来成为狡默善变的资产阶
级政客。周佛海于1924 年春接受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戴季陶之约,离
开日本至广州,任宣传部秘书,同时兼广东大学教授。不久,他便向中共广
东区执委会写信要求脱离共产党组织。
他脱党后,便于国民党右派流瀣一气,为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活动摇旗
呐喊。
周佛海由于戴季陶的关系与蒋介石结识,并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先后
担任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陆
军军官学校政训处长、中央政治训练部主任,是蒋介石身边为蒋弄文舞墨的
“文胆”之一,成为蒋介石集团的智囊人物和国民党的“理论权威”之一,
被选为国民党“四大”中央执行委员,抗战初期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
长、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副主任。
周佛海与汪精卫原本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不仅毫无渊源而且是根本
对立的。周佛海投靠戴季陶、蒋介石国民党右派集团,打起了“反共产”的
黑旗。而汪精卫其时则是坚持同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左派。周佛海又是演说,
又是写文章,大骂共产党,引起汪精卫的极大不满,他曾向人表示:“周佛
海真拆烂污,他以前是共产党员,现在却又攻击起共产党来了;他退出共产
党就算了,还要来反诬,真不是东西,你们以后切不要和这种人一起做事。”
周佛海也曾写文章反唇相讥说:“我现在却要回敬汪说:‘汪精卫真拆烂污,
他本是国民党的党员,现在却要做共产党的工具,攻击起国民党来了。他跑
到外国就算了,还要来倒戈,真不是东西,我们以后,切不要和这种人共事。”
汪精卫同蒋介石长期争斗,周佛海都是作为蒋介石的亲信幕僚,助蒋反汪。
一直到蒋汪之间消除对立,实现蒋汪合作,形成汪主政、蒋主军,蒋汪共主
党的局面时,蒋赋予周佛海一项任务,代表他主动与汪精卫接近,以弥缝长
期对立的裂痕。
由于有了蒋的指示,周佛海与汪精卫之间,便有了较多的来住,而且
无所顾忌,对汪的指示,都是奉命唯谨,遵命执行,因而深得汪的好感。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将中央政治委员会停止,改设国防最高会议,
作为国民党的最高决策机关,同时另设国防参议会,作为战时最高民意机关。
汪精卫由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改任国防最高会议和国防参议会主
席。但是,汪精卫与周佛海一样,极力阻止对日抗战。当上海抗战激烈进行
之际,周佛海与汪精卫都认为必须开始与日本进行外交谈判。
周佛海在南京有一座花园式洋房,座落在南京西流湾8 号。洋房周围
是一片翠竹垂杨,映着青水绿波,真像一座世外桃园。在花坛下还有一个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