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顶点,有的“国大代表”甚至要求枪毙陈诚,以谢“国人”。但在蒋介
石的庇护下,他仅受到撤销参谋总长的处分。
陈诚黔驴技穷,蒋介石只好另觅他人。蒋介石以前曾考虑起用张学良,
但对此并无把握,曾派张学良的好友莫德惠赴台湾试探,被囚禁中的张学良
未等莫德惠开口,便赠诗一首:
十载无多病,故人亦未疏;余生烽火后,惟一愿读书。
拒绝去东北赴任,莫德惠好言相劝,张学良便说:“人家把我送到深山,
我肚里是什么滋味?‘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我谢谢人家一番好意,
要我‘清’,我何乐不为?犯不着10 年之后,教我还俗,你以为如何?”张
学良拒绝出山,在蒋介石意料之中。
现在,蒋介石在四面起火的危急关头,决定打他的王牌卫立煌的主意,
便把卫立煌召来,对他说:“目前军事形势紧急,东北剿匪总司令一职非你
莫属。”卫立煌答道:“辞修(陈诚字辞修)已在东北驾轻就熟,现在换人,
恐怕不好。”蒋介石见他推诿,便指使张群、顾祝同等人轮番“劝驾”。卫立
煌是蒋介石的嫡系中的杂牌。蒋卫即合即离,1942 年3 月的一天,八路军
驻洛阳办事处处长袁某叛变,告发卫立煌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期间有“通共、
容共”之嫌疑,蒋介石大怒,命戴笠立案调查。戴签将所查结果告蒋,蒋介
石认为卫立煌缺乏政治头脑,受共产党迷惑,没有深究。
卫立煌便顺水推舟,请求回成都奉养老母。蒋介石为表现他气量恢宏,
爱护功臣,同意卫的请求,卫便开始了无聊的闲居生活。1 年后,蒋介石恢
复卫立煌上将军衔,任命他为远征军司令长官。1945 年5 月,卫立煌远征
缅甸的战事结束,蒋介石授卫以青天白日勋章,委任他为陆军副总司令虚职,
卫立煌称病婉辞,1946 年11 月,卫立煌偕夫人、参谋、秘书等人出洋考察,
次年10 月回国。
劝卫立煌赴沈就任的人络绎不绝,卫立煌一时莫知所从。
正当卫立煌踌躇徘徊之时,报端忽载卫立煌被任命为东北“剿总”总
司令的消息,蒋介石也打来电话,约他共进午餐。蒋介石一见到卫立煌,便
先发制人,滔滔不绝地讲起去东北的注意事项。午餐后,卫立煌又被一群蜂
拥而至的记者团团围住。卫立煌就这样被推上了“东北剿总司令”的“宝座”。
1948 年1 月21 日,他率随员由南京飞往沈阳赴任。
朱德和刘少奇等于1947 年春东渡黄河,来到晋察冀。晋察冀军区司令
员聂荣臻先后兼任晋察冀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第二野战军政委等职。
1946 年冬,第一、二野战军奉命撤销,领导机关同晋察冀军区合并,作战
时由军区临时组织前方指挥所。朱德和刘少奇认为野战军司令部同军区司令
部合并后,既不在前方,也不在后方,各纵队之间处于一种联合作战的形式,
各旅乃至团都有自己的后方,缴获资财、俘虏训练、伤员治疗、后勤供给都
各顾各的,整个战争机构和制度并未建立起来,为适应大兵团运动作战的需
要,应改变这种状况。他们争求了聂荣臻的意见,并取得一致认识后,报中
共中央批准,于1947 年7 月宣布成立晋察冀野战军,杨得志任司令员,罗
瑞卿任第一政委、杨成武任第二政委,耿飚任参谋长,潘自立任政治部主任。
晋察冀野战军在朱德、聂荣臻的直接领导下,展开了解放石家庄的战
役。
1947 年10 月上旬,晋察冀野战军在正太、清沧、保北3 个战役接连取
胜后,便乘机利用围城打援的战术,在保定以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
量。10 月11 日,解放军一部猛攻徐水,另一部在容城、固城与敌人接触,
原想将敌第九十四军等部分割开来,予以歼灭。但因敌人5 个师猥集一团,
所以敌我双方在徐水东北地区形成了对峙。是时,蒋介石飞到北平,召开华
北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副主任吴奇伟、十一战区
司令长官孙连仲、副司令长官兼北平警备司令陈继承、参谋长宋肯堂,十二
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副司令长官邓宝珊、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李文、16
军军长袁朴、第3 军军长罗历戎、新编第2 军军长池峰城、13 军军长石觉、
92 军军长侯镜如、94 军军长牟廷芳等40 余人。蒋介石训示说:“各军都要
注意部队的训练和防守,不时出击,争取主动。”次日,李文同罗历戎去见
蒋介石,罗历戎向蒋介石报告了石家庄的防务情况,并婉转地提出撤离石家
庄的建议。蒋介石说:“石家庄应该固守;可将第三军抽调1 个师到保定,
加强机动部队,以便配合北面的国军消灭徐水地区的共军主力。”李文道:“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