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煌仍坚持自己的意见,谈话不欢而散。
蒋介石见卫立煌如此固执,决定制定矛盾,架空卫立煌,以实现他的
撤兵计划。他暗示廖耀湘,许以西进机动兵团司令,率领沈阳精锐开赴锦州。
随后,又命令范汉杰建立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委以指挥东北全军之全
权,而把卫立煌悬在一边。蒋介石拙劣的手法,使东北国民党将领各揣心腹
事,谁也无法统一指挥。“剿总”内部一片混乱,无明确的战略方针。
第二十六章 关门打狗
林彪对毛泽东要他到敌人要害去打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却有顾虑:如果
久攻不下,敌人援兵上来,再像1947 年攻打四平未下一样,定将影响战局。
他向中央军委提出先打长春,强调打长春的条件有利,南线作战有诸多困难。
并准备集中9 个纵队打长春,其中7 个纵队攻城,2 个纵队在四平以南打援,
其他3 个纵队置锦州、沈阳、四平之间,钳制敌人。并说:“以上是我们的
根本意见,其他意见也曾加以考虑,均认为不甚适宜。”在林彪的坚持下,
中央军委同意林彪打长春的计划。毛泽东在给林彪的电报中说:
我们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
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 .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
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
林彪在对长春的敌情、地形没有完全弄清楚,兵力和火力部署上没有
形成绝对的优势,攻城方法上也没有采用近迫作业和坑道爆破的方法,便匆
忙决定派两个纵队攻打长春。
林彪部在外围战斗中歼敌5000 余人,占领了西郊机场,但因伤亡较大,
被迫停止了攻击。然后,林彪又提出对长春“长围久困”,开展政治攻势与
经济封锁,等敌人军心动摇再攻的办法。
毛泽东多次批评林彪:锦州是东北国民党军战略门户,是东北与关内
联系的陆路要冲,咽喉之地。所以,先下锦州是关键,然后既可关门打狗。
然而,林彪对南下作战还是未下决心,认为锦州敌众,工事强,不是急切可
下的。因而提出先打北宁路上锦州、山海关间几个小点之后,再去打已经划
归傅作义指挥的承德第十三军,而出动时间,不宜东北军先行动,而拟华北
野战军派兵团攻大同,把傅作义的主力调西线,东北野战军出动时间,视华
北野战军出动时间才能确定。
毛泽东要求林彪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可能,就应攻取锦
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
目前北宁路正好打仗,你们应当迅速出动。
林彪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之后,最终决定南下北宁路作战,并向全军
发布了政治动员令,号召发扬高度的英勇精神,克服困难,不怕疲劳,不怕
伤亡,以积极精神运用技术和战术,争取全歼东北国民党军队。但在兵力部
署上,仍以主力置于新民、沈阳及长春之间,以应付沈阳敌人出来增援和长
春敌人突围,以偏师用于北字路作战。
毛泽东见林彪对北宁路作战的决心不大,又致电林、罗、刘:你们应
当使用主力于锦州、山海关、唐山一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
备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因为锦、榆、唐三点及附近之敌
互相孤立,攻歼取胜比较确实可靠。
经毛泽东多次说服,林彪才决定辽沈战役先从北宁路打起的问题,并
重新布置兵力。
从9 月12 日起,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首先在北宁路山海关、
唐山段发起攻击。
解放军以迅猛动作攻克昌黎、北戴河、兴城、绥中,迅速切断义县与
锦州的联系,包围了义县,并插向锦州以北,歼灭了薛家屯敌军27 个团,
夺取了帽山屯和锦州以北诸高地。
解放军1 个连在白老虎屯打退敌人在飞机大炮和11 辆坦克支援下的4
个步兵团的15 次反击,激战16 个小时,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顽强地守住
了阵地。解放军又攻占了高桥、西海口和塔山,切断了锦州和锦西敌人的联
系。至此,解放军已将北宁路锦州至唐山段各点之敌,一概分割,切断了敌
人的陆路交通。
蒋介石大惊,急电卫立煌出兵援锦。卫立煌认为锦州之围应由关内出
兵解决,回电拒不执行命令。9 月24 日,卫立煌被蒋介石召到南京,在总
统官邸,蒋介石歇斯底里地命令卫立煌执行援锦计划,卫立煌据理力争,最
后,蒋介石派参谋长顾祝同与卫立煌同赴沈阳,以监军身份逼迫卫立煌行动。
并空运第四十九军到锦州增援。卫立煌仍持反对意见,与顾祝同多次争吵。
是时,锦州防线形将崩溃,锦州机场被解放军炮火封锁,49 军仅运去1 个
师就不能再运。顾祝同见卫立煌仍无动于衷,便召集东北将领开会,要卫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