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春秋_刘凤舞【完结】(658)

  段的作战计划,分别向各自预定的目标发起攻势,声威震天。

  蒋介石焦急如焚,他一面责成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部署兵力挡

  住东北解放军入关,一面责令国防部长何应钦、参谋总长顾祝同,准备进一

  步集重兵,固守徐州,必要时放弃徐州,死守淮河,以便拱卫南京。

  徐州是著名的军事重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相争之时项羽曾

  有徐州建都。

  它是南京的大门,是津浦、陇海两大铁路交叉点。济南解放后,徐州

  “剿总”有两种作战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以攻为守,即向北进攻,阻止解放

  军南下,以佯攻济宁,收复济南为目的;第二种方案是向南退守,即放弃徐

  州,退守蚌埠,扼淮河而守,以加强南京外围防卫为目的。蒋介石似乎欣赏

  第二个方案,他说:“徐州已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不如守淮。历史上项

  羽败于垓下,垓下便是徐州附近之沱河集。徐州不是决战之地。”但蒋介石

  又怕撤出徐州政治影响太大,造成不可收拾的混乱局面;且撤防而守,若解

  放军跟踪南下淮河,那局势更加危险,因此,他又认为徐州为南京大门,决

  不可轻易放弃。蒋介石呈骑虎势。徐州主将刘峙优柔寡断,莫衷一是。而杜

  聿明力主第一方案,认为徐州兵力雄厚,趁解放军济南之战后正在休整,由

  武汉白崇禧部牵制中原野战军东进,集中国民党军主力向华东野战军发动闪

  电进攻,以佯攻济宁而收复济南,来扭转徐州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个计划经

  蒋介石批准,白崇禧也同意配合行动。杜聿明决意指挥徐州西之邱清泉第二

  兵团和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徐州黄伯韬第七兵团和李弥第十三兵团,在滕县

  附近同华东野战军决战,定于10 月15 日行动。

  杜十分骄横地说:“对陈毅用迅雷不及掩耳之行动,50 万大军一战而

  胜,定可改变华东的战局!”但出乎杜聿明意料,在10 月15 日这天,蒋介

  石因辽西会战非常危急,急调杜聿明赴东北指挥辽西作战,杜的这个狂妄的

  “计划”成为泡影。

  杜聿明一走,刘峙束手无策,大嚷道:“正在节骨眼上,光亭走了,叫

  我如何是好!”他一面命令前线部队停止行动,原计划暂缓执行;一面向南

  京何应钦、顾祝同请示尔后行动方略,并要求速派一名副总司令接替杜聿明

  的职务。

  何应钦、顾祝同决定仍按杜聿明北进部署不变,拟定以徐州为核心点,

  以徐东之陇海段和徐南之津浦段为两线的防御计划。并提名调华中“剿总”

  副总司令宋希濂任徐州副总司令,建议由武汉白崇禧统一指挥徐州和华中两

  个“剿总”协同作战,以对付陈毅、刘伯承的华东、中原野战军的联合攻势;

  调华中“剿总”黄维的第十二兵团,转用于徐州会战。这个“一点两线”的

  方案,经蒋介石批准,速即着手实施。

  然而宋希濂认为:徐州“剿总”所辖邱清泉、孙元良、黄伯韬、李弥4

  个兵团,李弥是他的旧部,黄伯韬也较为踏实,指挥这两个兵团,人事上不

  会有很大困难。但孙元良虚伪狡诈,邱清泉骄横跋扈,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这两个人很难对付。且邱清泉又恃宠于蒋介石,宋希濂感到内则难于指挥,

  外则难以料敌,稍有错失,就可能遭灭顶之灾。

  他方寸大乱,踌躇焦虑,久而难决,便同几位亲信幕僚反复研究之后,

  决定弃新枝而踞旧巢,较为上策,遂于10 月26 日以“到鄂西后情况渐明,

  正在做种种规划积极部署”及“对徐州方面不熟悉”为由,电复蒋介石,请

  收回成命,同时亦婉复刘峙。

  蒋介石不允,宋希濂只好匆忙带上随行人员由荆门到沙市,候船东下,

  这时却意外地接到蒋介石一封电报:“已决定派杜聿明前住徐州方面负责,

  吾弟可仍供原职,希按原拟计划,实施为盼。”蒋介石要白崇禧统一指挥华

  中和徐州两个“剿总”,刘峙闻言,闷了好几天,并发牢骚说:“白健生是寡

  妇改嫁,对老头子还可以抗衡论理,不听调动;我好像是童养媳长大,骨头

  多大,当婆婆的都摸得清,服从是无条件的!”宋希濂免去徐州,刘峙弦外

  之意,白崇禧见势不妙,以刘伯承、陈毅“两股未会合,华东由经扶(刘峙)

  对付有余,无统筹兼顾之必要”,而逃之夭夭。

  10 月30 日,蒋介石令何应钦、顾祝同立即改变徐州“一点两线”态势,

  必要时放弃徐州,退守淮河,实行所谓“守江必守淮”防御计划,主持制定

  了《徐蚌会战计划》,并说:“我军为集中兵力于蚌埠附近,击破共军攻势,

  达成戡乱建国之目的,着将徐州剿总所属各兵团及绥靖区各部队主力移至淮

  河南岸蚌埠东西地区(包括临淮关、怀远、凤台间地区),占领阵地,以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