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难获得正确之解决。战犯问题,亦是如此,总以是否有利于中国人民解
放事业之推进,是否有利于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为标准。在此标准下,
我们准备采取宽大的政策,本日与张文白先生晤谈时,即曾以此意告之。为
着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独立,为着早日结束战争,恢复和平,以利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产建设的伟大工作,使国家和人民稳步地进入富强康乐
之境,贵我双方亟宜早日成立和平协定,中国共产党愿与国内一切爱国分子
携手合作,为此项伟大目的而奋斗。
经过几天的紧张讨论,双方代表团多次交换意见,至4 月13 日举行第
一次会谈。周恩来提出了《国内和平协定草案》,并作了详细说明。对于这
个8 条24 款的草案,南京代表团提出了40 余处修改意见,中共代表团对南
京代表团提出的凡是有利于推进和平事业的意见,都尽量采纳了。中共并对
草案作了20 多处重要修改,作出了重大让步。但南京方面仍坚持“就地停
战”和“划江而治”两点,中共方面认为不能再作让步。
15 日,第二次正式谈判中,周恩来将《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
交给了南京政府代表团,规定4 月20 日为最后签字的日期,要求南京代表
团是否愿意在协定上签字,须于20 日前作出表示。
南京代表团张治中等一致认为,尽管中共的条件过高些,如果能了然
于“败战求和”、“天下为公”的道理,不囿于一派一系的私利,以国家元气、
人民生命财产为重,那么,就只有毅然接受,以诚心承认错误,以勇力接受
失败,则对国家、对人民、对国民党保全者实多,总比顽固到底、失败到底
好。因此,他们表示只有接受这个《国内和平协定》为是。
16 日,国民党和谈代表黄绍竑和顾问屈武携带《国内和平协定》最后
修正案乘专机回南京,劝李宗仁、何应钦接受。李宗仁此时已完全陷入一筹
莫展的境地,既不敢擅作主张接受协定,也不敢断然回绝。于是,他接受何
应钦的建议,立即派人把《协定》,送到溪口给蒋介石过目。
蒋介石看到《协定》,击案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他又对亲信
们说:“可恶之极!我恨透了那批脓包!当年他们两万几千里行军,我们动
员全国力量,竟不能把他们消灭干净,好,今天该让我们伤脑筋啦!”蒋介
石要国民党机构举行会议,作出绝不接受《协定》的声明。
李宗仁更加进退维谷。黄绍竑对李十分恼火,认为和议到决定关头,
李不去向国民党内的有识之士咨询,反而庸碌迟疑,甘愿听命溪口,作茧自
缚,不智孰甚。
李宗仁召集桂系主要成员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李品仙、夏威、
程思远、邱昌渭、韦永成等人,举行秘密会议,黄绍竑首先向众人介绍了北
平和谈内情,解释了《国内和平协定》内容。并说:“当前在军事上既不能
保持均势,在政治上,也就不可能取得绝对平等地位,吾人迫于形势,决不
能同蒋介石同呼吸、共命运。蒋还可以退守台湾,我们形格势禁,无路可走,
唯有和局,才足以自保。”白崇禧不以为然,他看了《协定》后,怒气冲冲
地对黄绍竑说:“亏难你,像这样的条件也带得回来!和谈代表团北上时,
政府是有‘腹案’的,代表团没有坚持我们的基本立场,实有负付托之重,
至于所谓两广在近期内不至于有大变动,那也不过时间迟早问题。这种和局,
好像吃鸡一样,好的部分先吃,其后鸡头鸡脚也要吃光。”黄绍竑还要解释,
白崇禧不耐卒听,甩袖而去,会议不欢而散。李宗仁则始终沉默无言,面部
没有表情。黄绍竑对白崇禧此举十分不满。白走后,黄从公事包里掏出一张
古色古香的信笺,上面有他在飞机上写的一道词《好事近》,给李宗仁看:
翘首睇长天,人定淡烟笼碧,待晚一弦新月,欲问几时圆得?昨宵小睡梦江
南,野火烧寒食,幸有一番风送,报燕云消息。
北国正花开,已是江南花落。
剩有墙边红杏,客里漫愁寂寞。
此时遇着这冤家,误了寻春药,但祝东君仔细,莫任多飘泊!
李宗仁看后苦笑道:“今日之下,我已经没有心情吟诗作赋了,你到底
想说什么,愿闻其详。”黄绍竑:“据我看来,蒋先生的的确确没有什么前途
可言了,我们广西人士应另辟求生之道,再也不该替蒋先生效犬马之劳,否
则糟不可言!广西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失去机会,那昔日一番辛苦,今后全付
流水,没法补偿!中共的条件虽然苛些,但不是不可接受,何况代总统已经
答应以8 项条件为基础了!”李宗仁面色如土,沉吟良久,尔后说:“难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