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火”式: 十五架。 [ 作者注:“逆火”式飞机在一万米以上高空航速为二点二五至二点五马赫,续航距离为四千多公里,携带有效射程为二百七十公里的AS-6、AS-4导弹。 ]
直升机: 约一千五百架。
2. 据说在中苏边境修建了三百个机场,以备战时随时增加所掌握的航空兵力。
3. 一九七九年四月,《巴尔的摩太阳报》(美国报纸)推导说,美国政府有关人士获悉苏联已把十五架“逆火”式飞机部署在共青城基地,今年二月十七日日本防卫厅宣布,苏联在伊尔库茨克部署了十五架“逆火”式飞机。
图31 “逆火”式轰炸机的行动半径和SS-20中程导弹的有效射程
三、太平洋舰队
太平洋舰队在过去十年中的发展是很引人注目的。正如我们在一九七○年、一九七五年的“海洋”演习中所见到的那样,它除了向西太平洋派遣舰艇和飞机外,还拥有到印度洋进行远洋作战的能力,例如“明斯克”号航母,十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伊万·罗戈夫”号大型登陆舰等。太平洋舰队的弱点是基地暴露,舰队官兵(包括家属)的休养娱乐设施不如欧洲。
从下表可以看出,太平洋舰队各类战斗舰艇数在一九七八年分别占全苏海军同项的百分之二十二到百分之三十二。十年中各项百分比的变化尽管不是很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潜艇从占全部潜艇的百分之二十七增加到百分之三十一。
舰别 1968 1973 1978 1979
潜艇 100(27%) 101(30%) 113(32%) 共增加15艘舰艇(含5艘潜艇),30架巡逻机。
大型水面舰 58 (29%) 58 (27%) 67 (29%)
小型水面舰 不明 135(22%) 113(22%)
水陆两栖舰 不明 18 (25%) 18 (22%)
布雷舰 不明 不明 110(25%)
辅助支援舰 不明 不明 225(20%)
陆战队 1.2万人 1.4万人(编成旅) 2个陆战团,每团1个坦克营。
注:
① 括号内数字为占全苏海军同项的百分比。
② “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排水量43,000吨,舰载歼击机12架,反潜直升机20架。用于支援登陆作战。
③ “伊万·罗戈夫”号大型登陆舰排水量13,000吨,乘员800名,舰载直升机4架,具有指挥登陆作战的能力,可以视为指挥舰。
一九七八年太平洋舰队的飞机总数为三百五十五架。
歼击轰炸机: 95架 (占全海军歼击轰炸机的23%)。
战术支援机: 85架 (占全海军战术支援机的35%)。
反潜机、直升机: 115架 (占全海军反潜机、直升机的32%)。
训练机、运输机: 60架 (占全海军训练机、运输机的21%)。
合计: 355架 (占全海军飞机的27%)
对太平洋舰队来说,在中苏战争中,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作战时,将面临三个重要问题:一是东北亚的总战略态势为宗谷、津轻、对马三海峡所左右;二是由于冬季(十一月至四月初)封冻,舰艇的行动受到明显限制;三是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缺乏纵深。据说,太平洋舰队由于上述原因最近已调整态势,一分为三;除主力舰外,一部兵力以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为中心进行活动,一部兵力在外海活动。但是,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苏联在东北亚的战略态势。可以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马上占领旅顺、大连,以及去年开始加强驻我北方领土国后、择捉两岛上的兵力,这些都是苏联为改变不利的战略态势而采取的行动。至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部署两个团的陆战队,大概是为了在必要时进行占领要地的作战,以便保障太平洋舰队的行动。
苏联舰艇通过三海峡数
区分 对马 津轻 宗谷 计
1972年 110 40 170 320
1973年 135 65 70 270
1974年 130 50 90 270
1975年 130 50 135 315
1976年 160 40 120 320
1977年 150 40 130 320
1978年 有增加的趋势
1979年
一九七二年以来,苏联舰艇通过我国三海峡的艘数如上表(不包括潜航的潜艇)。
至一九七七年,苏联海军中服役的潜艇有:Y型三十四艘、D-1型十五艘、D-2型十三艘。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总计八百六十枚(核弹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美国(六百五十六枚)。苏联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的发展情况如下表。
时间 潜艇 导弹 发射管数 导弹射程 说明
1962年 G-1型 SS-N-4 3
1964年 G-2型 SS-N-5 650海里
1960年~1970年 Y型 SS-N-6 16 1,500海里 单弹头112百万吨分弹头3
1972年 D型 SS-N-8 D-1 22 4,000海里
D-2 16
这些潜艇的部署情况不明。
四、远东海域的商船及渔船队
苏联不仅拥有优势的太平洋舰队,而且还在远东部署了强大的商船队和渔船队。这些商船队和渔船队从事远东地区军民的补给、贸易、运输和渔业等,也用于侦察和收集情报。苏联企图占领太平洋中汤加王国、斐济群岛的渔港、岛屿,是为了取得这两个国家周围的二百海里经济水域。苏联商船队及渔船的活动同这个目标有着密切关系。对此,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等国对苏联在太平洋的活动十分警惕。特别是这些船只可随时用于登陆作战,因此就更有必要注意它们的动向(航运、集结等)。另外,由于渔船可有效地用于近距离登陆作战,因此,也不可忽视苏军利用渔船对日本进攻的可能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