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陈绍宽登上了“宁海”号巡洋舰,率第一舰队主力舰“平海”、“宁海”、“海容”、“海筹”、“应瑞”、“逸仙”等舰艇驰赴江阴。与此同时,江阴下游的江面上,炮声隆隆,火光翻腾,“绥宁”、“威宁”号炮艇奉命一路西上,一边将身后的水道航标逐一轰毁。中国海军既然无力与日军决战,还不如索性让长江从作战图上消失。
8月12日,陈绍宽率部抵达江阴,开始了令海军痛心无比的沉船封江行动。20艘被征用的商船以及“通济”、“大同”等8艘老式军舰,在拆除舰炮后,随着陈绍宽一声令下,逐一沉入江阴水道。
望着渐渐下沉的战舰,“通济”舰舰长严寿华双眼涌出了滚滚热泪。
陈绍宽理解他,理解一个者海军失去战舰的痛心。
8月7日,陈绍宽在海军部召见严寿华时,指着地图说:“目前局势万分紧张。为了阻止日寇打开我长江东门——江阴,溯江西上,配合其驻扎在长江流域的浅水炮艇部队和武装侨民等进攻汉口、南京,最高国防会已批准我部计划:集海军全部为一个集团,封锁江阴航道,配合陆上友军拱卫南京,保卫我长江运输线。”
说着,陈绍宽自己已先悲伤起来:“‘通济’训练舰是我海军将才的摇蓝,多少人都是迈过它才走上一艘艘战舰的。但今日,它不得不由我们把它沉入江底。”
严寿华的双眼这时已浸满泪水,陈绍宽上前一步,紧紧握住他的手,鼓励道:“老严,一定要相信未来,相信将来抗战的胜利。那时我们将建立新的海军、新的战舰。”
“通济”舰沉没了。江阴封锁线初步形成。陈绍宽没有停留,立刻赶驻“平海”舰,指挥中央舰队警戒在封锁线上。这之后,为弥补江水冲击而形成的空隙,海军当局又加固了封锁线。责成沿江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征集民船180多艘,乘运巨石3000多立方,碎石6500百多担,以充填沉船空隙。被征集的民工看着依此为生的舱只连同石头一起沉进江底,捶胸顿足,呼天号地,有的回乡无门,不得不投水自尽。
为构筑江阴封锁线,中国海军及沿江百姓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
中国海军背负着沉重的翅膀将何以腾飞?更何况这翅膀未战已先折断几分。
没有空军的海军就不是一支完整的海军。
中国海军未战已失却主动,置身于被动挨打的死地。但责任在谁呢?战争发起前的几年间,有谁能理会他们的大声疾呼!但今日,整个战场上似乎都听到了他们悲壮的吼声。
13. 江阴海空大血战
江阴是一块鱼骨,一块卡在日本海军喉管中的硬骨。
“3个月灭亡中国”,东京的将军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中国军队的存在。东京的海军决策者更是视中国海军为“零”。
当侵华日军企图水陆并进,威逼京城时,不但在陆上遇到了顽强的抵抗,长江也远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风平浪静、一帆风顺。
江阴遏住了日本海军第3舰队强大的编队。
江阴封锁区建成后,负责指挥防守的是海军部次长、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中将。走马上任后,陈中将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
“陆上战场,人人要有马革裹尸的雄心;海上战场,人人要有鱼腹葬身的壮志。连我在内,大家都作好献身报国的准备。”
陈季良说到做到。一个多月的海空大战中,陈秀良总是岿然立于“平海”旗舰的甲板上,任凭周围弹火纷飞,水柱掀腾,在他左右的官兵中弹伤亡,血浆溅到他的身上,他皆岿然不动,沉着指挥,绝不退避。
江阴中国海军浴血死守、绝不退缩,使日军第3舰队大为震惊。第3舰队为此疯狂叫嚣:“必须对中国海军加以惩罚报复,要突破江阴封锁区,必须首先摧毁中国防守舰队。”
随后,日本海军增派舰只70多艘、飞机300多架和战斗人员10多万人来华,加紧进行沪宁全线的攻势,以图拔掉江阴封锁区的障碍。
9月22日上午,日海军联合航空队的首批攻击机和战斗机30多架,携带重型炸禅,窜入江阴,打响了空前壮烈的海空大战。
当敌机出现在防守区上空时,中国海军各舰按预定的火力分配布署,沉着应战,以高射炮、重机枪迎头痛击。为首的一架敌机当即被击中,曳着一股浓烟,栽入江中。敌机以我“平海”旗舰为其第一重点轰炸目标。先从三面环攻,但围绕高炮火力威胁,敌高空投弹难以命中,遂改用集中一侧进攻的战法,向左舷投下大量炸弹,击中舰身中后部,舰体遭到破坏。这一天进攻“平海”的敌机先后4批,第1批最多有30架以上,4批共有80架次以上。
同时“平海”的姊妹舰“宁海”也是敌之重点轰炸目标,对它进攻的4批敌机,至少有70架次以上。敌机对这两舰投弹不下300枚,江面上,腾起的水柱有如树林一般。两舰官兵以所有对空高射火力殊死抵抗,敌机没能扩大战果,乃向其他各舰乱扔一阵炸弹而退。
当晚,陈季良召集舰长会议,为了表示鏖战到底的决心,他下令:“平海”旗舰绝不能因为避免被敌作为重点轰炸目标而降下桅顶的司令旗;各舰也不能为了机动,而向黄山和天生港之间的上游驶去。会后,各舰趁夜修理损坏,救护死伤,整顿部署,准备再接再励,抵抗到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