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信阳空城被日军占领,当日军缩头缩脑地沿街向里搜索时,信阳竟是死一般的沉寂,无中国军一兵一卒。
随队而行的第10师团长筱冢中将既满心欢喜,又大惑不解。
对国民党军的矛盾、复杂、神秘莫测,筱冢义男永远也不会搞明白。
17. 军法并非都如山
信阳失守了,胡宗南军团又西撤南阳,武胜、平靖等鄂北三关顿时空虚。三关再失,日军便能踏上平地,一天内打到武汉城下。
豫南鄂北的漏洞一时引起武汉震颤。
红安夏店第5战区长官部,李宗仁闻讯如五雷轰顶,顿时瘫软在座椅上。
李宗仁是9月下旬方由东湖疗养院返归战区前线的。虽说他接手战事时,日军已开始猛攻潢川、浠水,但他并未有丝毫慌乱。
罗山以东、扶径、宋埠一线虽已距武汉不远,但比起数日前台儿庄平原,地势仍有利得多。而身后又有武胜第三关天险,挡住日军仍完全有可能。
蒋介石对他也寄予厚望。9月底曾扔下军务,专程赶到宋埠长官部视察,对李宗仁也是盛赞有加,希望他拿出台儿庄时的威风,把日本人顶在鄂北山区过冬。为表示对5战区的重视和与将士同甘苦的决心,甚至屈万圣之尊在小庙里住了一夜。
但李宗仁不需要这些,他需要的是能行使战区司令官职责的上方宝剑。台儿庄之战,若非有这把利剑悬在汤恩伯头上,最终的失败者将是他,而不是矶谷中将。要真是那样,孙连仲和他的数万官兵将白白地为台儿庄陪葬,他从此也将再无法指挥地方部队。
但今天,蒋介石没把这把先斩后奏的宝剑交给他。临走时,他只给李宗仁留下了一句一文不值的废话:“德邻,艰难时期,党国安危全赖你们这些栋梁了。好好打吧,5战区所有部队都是你的部下,他们会听你指挥的。”
李宗仁还要申辩,蒋介石却拍拍他的肩头,转身上了车,一溜烟走了。
问题没解决,李宗仁便为胡宗南部担忧起来。比起残破不堪的各部,胡军团毕竟是他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可这张王牌像是沾上了魔力,并不怎么听话。
如今,一切忧患终于成为现实,真使李宗仁欲哭无泪。
“胡宗南这个狗东西现在何处?”
半晌,李宗仁缓过一口气,大声问道。
“胡部现已进入南阳,西退了百余里。”细心的参谋长徐祖贻略一思索,小心地回复道。
“马上给南阳发报,命令他返回鄂北三关防地。告诉他军命在上,不许迟误。”李宗仁余怒未消,不想轻易放过胡宗南。
徐参谋长知道李宗仁正在气头上,并未马上开口。少倾,见李宗仁平静了一些,方进言道:“德公,胡宗南狐假虎威,既敢抗命西撤,令他回防怕也只是一厢情愿。再说第3师团已折道南下,直扑三关,胡部即使从命,也为时间不许。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平汉线以北的孙、李两兵团,必须抓紧时间摆脱敌人,免遭合围之险。”
徐祖贻显然比他的长官冷静一些,关键时刻向李宗仁陈明了当前要害,尽了自已的职责。
李宗仁推开窗户,让凉风吹拂着发烫的面孔,良久没说一句话。徐祖贻知道他内心的苦痛和忧虑,却也一时无语。
一串无力的长叹终于从李宗仁口中发出:“一败再败,败在谁呢?我真为死去的官兵痛心。唉!一盘散沙的中国,就因为那些个败家子儿。”
“徐参谋长,你马上通知孙、李各部,视情况摆脱敌人,向鄂北撤退。另外通知三关守军,一定要死守阵地,就是战至一人也不许撤。”
说完,他一把撸下军帽,狠狠地摔在桌子上,咬着牙恨恨地咒道:“胡宗南这狗东西,我要向军委会告他。”
李宗仁说到做到,当下便向军委会投书,状告胡宗南不听命令,擅自西撤,致5战区主力大军陷入被动。
但李宗仁的报告送上去后,再没听到回音。苦干年后,他在回忆录里写道:“10月12日信阳失守。我原先已电令胡宗南自信阳南撤,据守桐柏平静关,以掩护鄂东大军向西撤退。然胡氏不听命令,竟将其全军7个师向西移动,退保南阳,以致平汉路正面门户大开。胡宗南部为蒋先生的‘嫡系’部队,在此战局紧要关头,竟敢不遵命令,实在不成体统。先是,胡宗南部在上海作战后,自江北撤往蚌埠。蒋先生曾亲自告我说:‘将来拨胡宗南部归5战区指挥。’但是这批‘嫡系’中央军至蚌埠后,也不向我报告。同时他们彼此之间为争取溃退的士兵,竟至互相动武,闹得乌烟瘴气。徐州失守后,长官部驻扎鄂东,军令部更有明令拨胡宗南部隶属于我,但胡氏从不向我报告敌我两方情况。信阳危急时,竟又擅自撤往南阳。此事如系其他任何非‘嫡系’将官所为,必被重惩无疑。但是此次我据情报告军委会,要求严办胡宗南,军委会竟不了了之。”
胡宗南自恃天之骄子,目无军法。但蒋介石却没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决心和远见,李宗仁想扳倒他,谈何容易。
胡宗南可以如此,但那些非蒋“嫡系”的杂牌军将领却没有那么幸运了。被枪毙的167师师长薛蔚英等将军自不必说,就是在罗山浴血苦战多日的124师师长曾元少将,也险些屈作蒋介石军法的刀下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