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11)

  的两个极端,很难统一。他是个安静的‘狂热者’。”

  散学后,因为阿道夫已学会了套圈,同学们便在他领导下到多瑙河旁

  的草地上玩“牛仔与印第安人”。休息时,阿道夫也是主宰,他给同学们讲

  波尔战争,还把他画的波尔勇士给他们传阅,甚至还说他想加入波尔人的队

  伍。这次战争,在年轻的希特勒心里,唤起了对德国爱国主义的向往。这种

  感情是大多数男孩子们所共有的。“对我们说来,俾斯麦是我们的民族英

  雄”,凯普林格回忆说,“赞扬俾斯麦的歌曲,以及许多同类性质的歌曲都是

  禁唱的(系海顿所作之奥地利国歌,与德国的流行歌曲《德意志高于一切》

  之主题相同。在奥地利,崇德者均唱德国的抒情歌曲,私下里彼此问候均是

  德国的‘万岁!’)。保存一张俾斯麦的画都是犯罪。虽然私下里老师们觉得

  我们这些孩子们都是对的,但是,谁要是唱这些歌曲或动摇我们对奥国的忠

  贞,我们就会受到老师的严厉惩罚。”

  出于某些原因,阿道夫·希特勒比其他人更认真地接受日耳曼主义。

  这或许是为了背叛他的父亲,因为父亲是哈斯堡政权的忠实支持者。一次,

  凯普林格陪阿道夫回家,沿着陡峭的卡普津纳大街走去。到了山顶,希特勒

  在一座小教堂前停住了脚步。“你不是日耳曼人(古德国人)”,他直言不讳

  地说,“你的头发是黑的、眼睛也是黑的。”他骄傲地注意到,他自己的眼睛

  是黑的,头发(据凯普林格说)是淡棕色的。

  此时,德国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业已令他着迷。年方12岁的希特勒,

  就在林嗣剧院观看瓦格纳的歌剧《罗安格林》(德国传说中之一圣杯武士—

  —译注)。该剧中的日耳曼感情,以及歌剧本身的音乐,“立刻使他入迷。”

  剧中激动人心的台词——例如亨利王对武士说的那段话——首次唤醒了他内

  心种族和民族主义感情的冲动:

  让帝国之敌立刻出现,

  我们准备好短兵相见。

  从东部沙漠到平原,

  敌不敢蠢动分毫。

  德国地靠德国刀,

  帝国威力不动摇!

  这一次,他成功地结束了学业,课程全部及格、操行成绩和勤奋程度

  还得了“良”和”优”。然而到二年级,他几乎从学期一开始便赶不上,数

  学再次不及格,勤奋程度也降为”中”。到圣诞假期结束时,家祸掩盖了在

  学校里的危机。

  1903年1月3日与往常一样,阿洛伊斯一早便离家去了斯泰弗勒

  酒楼。他刚在桌旁坐定,便说身体不舒服。片刻后,他便与世长辞——死于

  胸膜出血。

  两天后,他便在离希特勒家不远的教堂公墓入土。墓碑上镶的是这位

  前海关官员的椭圆形的遗像——目光坚定地向前。林嗣《每日邮报》称颂死

  者的讣闻中说:“他偶尔发出的锋利的言辞,并不能抹煞其隐藏在粗鲁外表

  后的热心。他历来是法律与秩序的得力维护者,他见识广博,对事物之见解,

  历属权威。”

  (2)

  与人们的看法相反,阿洛伊斯遗给家人的并不是贫困的生活。在他去

  世时,他领取的养老金是2420克朗。这个数字比一个小学校长所领到的

  要高。他的遗孀所得的,除半数养老金外,外加约等于年养老金四分之一的

  津贴,一次付清。此外,每个孩子每年可领到240克朗,直至“满24岁,

  或得以自立,视何种情况为先”时止。

  小屋里最大的变化是紧张气氛消失了。当年阿洛伊斯投下的独裁的阴

  影已一去不复回。

  快满14岁的阿道夫成了家庭的主宰。关于儿子的前程,克拉拉原想

  执行丈夫的遗训,但她唯一的武器就是祈求。不消说,这对阿道夫的梦想,

  并没有什么威慑力量。不管谁何时问他将来干什么,他的回答总是一样:“伟

  大的画家。”

  为了避免每天长途跋涉,在春季学期开始时,阿道夫获准在林嗣寄宿。

  这样,母亲仅有一点的微弱影响也缩小了。在林嗣,他与其他5个孩子一起

  寄宿在一个名叫塞琪拉的老太太家里。在这里,他变得彬彬有礼,不只是对

  房东老太太,就是对他的同窗,他都使用“您”。环境的变化虽然未提高他

  的在校成绩,却也给了他较多的绘画和读书的时间。据塞琪拉太太反映,他

  常在晚间用功,耗去的蜡烛无数。一次,她发现他弯着腰看地图,还用有色

  铅笔在画道道。“喂,阿道夫,你在搞什么名堂呀?”她问。他简短地答道:

  “研究地图。”

  散漫的学年结束了,阿道夫的数学又不及格。希特勒太太得到通知,

  除非秋天补考及格,否则阿道夫要留级一年。这给家庭带来了暂时的阴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