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宣布,帝国希望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只要他们不干涉德国的内部事务。
他之反对土生土长的共产运动并不表明他们也敌视俄国,同时,为了表示诚
实可靠,他秘密地允许苏联根据在他上台前达成的长期贷款协议,延期付款。
到1933年秋,希特勒觉得,小心翼翼的国际游戏已玩到头了。他
决心退出国联——别的不提,国联对重新武装所采取的政策是混乱的。“我
们必须退出”,他差不多兴高采烈地对巴本说,“其它考虑均完全无关紧要。”
当兴登堡询问退出国联是否明智时,希特勒辩解说,为求得德国之完全平等,
这势在必行。老头子违心,勉强同意。两块大地产的礼物——以及希特勒和
戈林的口头允诺,即从帝国和平鲁士的资金中给每块地产拨款40万马克以
资修缮——可能影响了他。
10月14日,希特勒通过电台正式向世界宣布,德国不参加会议并
退出国联。“在一个没有这样的平等权利的组织内写下自己的名字作为这样
一个组织的成员。对一个有6500万人民、热爱荣誉的国家和热爱荣誉的
政府来说,是个不能容忍的耻辱。”
这个攻击不是没有理由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之退出一个歧视战败
国的组织,是拒绝凡尔赛条约的象征,而不是对西方的挑战。他破例向法国
人重申其和平愿望,并希望德国与法国和解。
希特勒的闪电战术是赌博——然而,由于声言和平,这又是包赢不输
的。不出所料,英国人同情多于谴责。赫特伍德的艾仑勋爵在上议院说:“..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过去15年来,我们和其它国家均未将明智的公平正当
手段交给德国,而这种手段,当德国从自己的土地上拱手将发动战争的政权
交出去时,德国是理应得到的。”
希特勒宣布,他将把自己的决定交给订于在月底举行的公民投票。这
是希特勒处理问题,在国内争取广泛支持的典型方法。宣布后几小时,祝贺
信便如洪水般朝他的办公室涌来。
“天主教行动”组织还拍来电报,“一致”支持他们的元首。“使元首退
出国联的并非野心”,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马丁·海德格对他的学生们
说,“也不是心血来潮,不是盲目的固执,更不是要使用暴力的欲望;它不
外乎是要无条件地为掌握我国人民的命运而明确地负责的愿望而已。”(海德
格那时是个纳粹党员,数月后退党。)
希特勒绝未放弃其两面的外交政策。10月18日,在会见《每日邮
报》记者华德·普顿斯时,他的讲话既温和又入情入理。虽然德国人“决不
再容忍继续歧视德国之举,但他们绝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
对新闻记者发表的保证言辞,在外交界却意义甚微。德国驻意大利大
使致电外交部说,墨索里尼“对我采取之步骤甚为不安,并感深悔。”墨索
里尼不但认为德国之退出国联是对他之威信的一次严重打击,而且“觉得无
法摆脱目前局势,也不知道德国将如何动作。”
墨索里尼的愤怒虽然使元首感到关切,但他仍集中全力,为在行将到
来的公民投其中获得令人信服的授权而奔波。他处之如同竞选,利用党的财
力人力,力图说服人民支持他退出国联。教会再次给予热情支持。巴伐利亚
的每个主教均批准红衣主教法拉伯要求投赞成票的声明:“这样,民主教徒
们便重新表明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忠诚,表明他们赞成元首为使德国人民
从战争恐怖和布尔什维主义的恐怖下解救出来,使公共秩序得以巩固,为失
业者创造就业机会所采取的卓有远见而强有力的行动。”它反映了公众对失
败的战争和压抑人心的凡尔赛条约的愤慨。希特勒之所以要把公民投票之日
选择在12月12日,即停战协定签字后一天,其原因就在于此。
他向各阶级发出呼吁,似乎他们亲如一家似的。“为在世界之林中重新
获得你们的地位而斗争之际,内部再闹矛盾,你们是付不起这个代价的”。
他在西门子公司的工厂里对工人们说,“要使德国不再甘心做个流浪汉,它
就必须坚持权利平等。要做到这点,全体德国人民就必须团结一致。接收我
为你们的元首吧。我已表明我能领导,我不属于任何一个阶级或集团,只属
于你们。”
在选举前夕,兴登堡与希特勒结成一体——他曾从希特勒处得到巨额
报酬。“明天,请拿出你们的民族荣誉感来,与帝国政府结为一体”,在广播
讲话中,他告诫全国人民说,”为了平等原则,为了荣誉的和平,请与我和
总理一起,发表意见。要向全世界表明,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们已恢复了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