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又被下述事实复杂化了:“人们既信任像苏联那样的野蛮家伙的条
约,又信任一个野蛮人对某种数学公式的理解。与苏联签订的任何协议都是
一文不值的。我们永远不应允许俄国进入欧洲。”
他东拉西扯了两个小时,最终以“模糊的回答”将奥地利问题格在一
边。次日,希特勒派其主要经济顾问威廉·凯普勒前往奥地利。他是带着新
的要求——包括在贝希特斯加登被勾消的一切东西——前去的,以希特勒之
私人代表的身份会见了许士尼格。然而,他的主要兴趣在于经济方面,而他
又将德奥合并看作是两国财政上之必需。所以,他的举止更像是个恩人而不
是个掠夺者。“元首当时所期望的”,凯普勒回忆说,“是演变,换几句话,
是要从奥地利内部去搞掉它。如有可能,尽量不将德国明显地卷进去。”可
亲可爱的凯普勒于是便得出结论,加速这一进程的时刻业已到来。
许士尼格对凯普勒的诸如立即任命一纳粹分子为经济部长,取消对《人
民观察家报》的禁令,将国社党合法化等要求,作出了强硬的反应。许士尼
格满腹狐疑,问:事隔才不过三星期,希特勒何故又端出一套强加于人的要
求?只有在承认奥地利长期独立的基础上,他的政府才会与奥地利的纳粹合
作。据许士尼格的回忆,这次会谈“毫无结果”,但凯普勒却向国内汇报说,
“会晤开始时有如暴风骤雨,结束时和解气氛特浓”,他的印象是,“许士尼
格决不向暴力屈服。不过,如果处理得当,不使他丧失威信,他会在很大程
度上与我们合作。关于贝希特斯加登条约,我们可依靠他的忠诚”。他进一
步报告说,奥地利党正在取得巨大进展,特别是在格拉茨,那里的人百分之
八十信奉国家社会主义。“目前,我们倾向于刹车,以便将更多的人从许士
尼格方面争取过来。”
许士尼格对纳粹所作的让步,只招来新的动乱,把奥地利抛进一种未
宣布的内战状态。
在维也纳,冲锋队和纳粹同情分子今晚高喊“欢呼胜利!欢呼胜利!”
明晚高喊“希特勒万岁!”越过多瑙运河,闯进犹太人居住的里奥波德斯达
特区。对手们则高喊“许士尼格万岁!”“红白红,至死不屈!”予以对抗。
他们经常发生冲突,直到警察挥舞警棍前来,冲突才算告终。一般说来,挨
打的总是爱国者,因为警察更多地忠于内务部长赛斯—英夸特,而不是总理
许士尼格。
在绝望中,许士尼格于3月7日向墨索里尼提出呼吁,警告说,为了
挽救时局,他可能举行公民投票。墨索里尼回话作出保证。由于戈林曾保证
不使用武力,墨索里尼声称他相信戈林的保证,敦促许士尼格勿举行公民投
票。对一位在国外遭受入侵威胁,在国内因太宽容而受工人攻击、因限制太
死而受纳粹攻击的总理来说,这封信是件令人泄气的事。他决定置墨索里尼
的劝告于不顾。
3月9日,他宣布公民投票将在蒂罗尔的因斯布鲁克城举行。他身穿
奥地利的传统服装(褐上衣、绿背心)信步走上市内广场讲台,深情地宣布,
全国公民将在四天后前往投票站去回答一个问题:“你们是否赞成建立一个
日耳曼人的,自由、独立、友善、信奉基督、团结的奥地利?”他作为演讲
家而不是学者发表演说,这是第二次,“蒂罗尔和奥地利同胞们,对蒂罗尔
说‘赞成’,对奥地利说‘赞成’吧!”他这样宣布后便用蒂罗尔方言以安德
利亚斯·霍弗号召志愿军攻打拿破仑的名言结束讲话:“战士们,战斗的时
刻到了!”两万名听从同声高呼,坚决抵抗。在收音机前收听广播的人们,
大多数也义愤填膺。然而,斯达汉堡亲王却目瞪口呆。“许士尼格完蛋了”,
这位奥地利前副总理对妻子说,“希望奥地利不会完蛋。希特勒永远不会允
许此事发生。”
如同他所惧怕的,这一宣布令元首采取了强硬手段。为自由和团结的
奥地利而进行投票一事意味着——结局可能是这样——合并的推迟,如果不
是终结的话。由于与奥地利合并是向东扩展的必要前提,公民投票便可能使
希特勒之整个生存空间计划遭到破坏。他是不能容忍这种挑战的。3月10
日上午,他对凯特尔将军说,由于奥地利问题如此“严重”,他应该作好适
当的准备。凯特尔回忆说,总参谋部已做好一个计划,即“奥托战役”,防
止奥托·冯·哈布斯堡重登奥地利王位。“作准备吧!”元首下令说。
凯特尔连忙赶回设在本德勒大街的参谋总部,发现“奥托战役”不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