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纸上谈兵,便大吃一惊,后悔不该急急忙忙地讨好元首。于是,他便把起
草是否可能入侵奥地利的报告的任务交给了贝克将军。“我们什么准备也没
有”,贝克埋怨说,“什么也没有,一星半点儿也没有。”贝克向希特勒作了
汇报,并建议武装入侵奥地利时动用两个兵团,外加第二装甲师。希特勒告
诉贝克,这些部队须准备于星期六即12日越过边界。他大吃一惊,对一个
职业军人说来,要在48小时内作好这样一个战役部署,是不可想象的。贝
克反驳说,这就意味着今天下午6时前要把命令发至各个部队。那就这样办
吧——希特勒这个业余战略家说。
元首更加关心的是意大利的反应而不是后勤问题。他连忙口述一函给
墨索里尼。他写道,奥地利已接近无政府状态,他不能袖手旁观。“本人系
日耳曼帝国的元首和总理,也是这块大地之子。为尽本人之天职..本人决
心恢复家乡之法律与秩序,使那里的人民得以按自己的判断,用确实无误的、
明确的、光明磊落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命运。”他提醒墨索里尼,德国曾在
意大利困难时刻,即在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援助过他。他答应,承认意
大利与帝国之间的疆界为布列纳山谷,并以此作为对意大利的支持的报答。
“这个决定既不会改变,也不会被怀疑。”中午,希特勒将信封好后交给了
菲利普·冯·赫森亲王,吩咐他亲手将信交给墨索里尼。亲王带着一篮花草,
准备带回罗马自己的花园里栽植。他坐的是专机,对所携之信是何等的重要,
他一无所知。
在奥地利全境,路牌上都贴满了海报,宣布进行公民投票。装有大喇
叭的卡车,在城镇街道上穿梭,督促公民们星期天投票时应投“赞成”票。
在维也纳,爱国者闹得比纳粹还起劲。一队队的爱国者走上街头,高喊“许
士尼格万岁!”“自由万岁!”以及“星期天,投票天,大家都投赞成票!”
群众的热情鼓舞了许士尼格。他继续采取坚决的行动。“我不能也不准
备当傀儡”,(内务部长赛斯—英夸特曾指责说,公民投票是违反贝希特斯加
登协议的)许士尼格致函回答说,“在国家经济上和政治上被毁灭的时刻,
阁下勿以为本人会袖手旁观。”在信的结尾,他紧急请求赛斯—英夸特,作
为负责安全的部长,他应采取措施,结束恐怖活动。否则,他便无法阻止反
对势力。
虽然,一般人都认为赛斯—英夸特系希特勒的走卒,但,对奥地利之
独立,他也是很关切的。他虽同情奥地利纳粹的某些政策,但纳粹并不将他
看作是自己人。在意识形态和天性上,他都比较接近许士尼格。两人都认为
自己是爱国者;两人均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两人都是知识分子,都是酷爱音
乐的文人。赛斯—英夸特答应通过广播敦促其追随者于星期天投赞成票,证
明他比纳粹更爱国。
当晚,许士尼格“带着极其满意的心情”上床——纳粹对公民投票的
威胁已消除了。但,他有所不知的是,此时的赛斯—英夸特在其党内已没什
么影响了。奥地利的纳粹死硬派业已排成四列纵队,上了街,朝骚乱的中心
德国旅游局涌去——大楼上悬挂着希特勒的巨幅肖像。他们高喊:“一个民
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初时,爱国者(数量上与他们相比为三比一)
对此喊声还颇觉有趣。接着,许多窗户被砸碎了。站在一旁的警察连忙圈起
封锁线,以避免更大损失。纳粹党徒高声怪叫,警察们不但置之不理,反而
集中力量对付爱国者。
末了,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带卍字章的纳粹竟充斥街头。
(4)
3月11日凌晨2时,仍以“奥托战役”为代号的、经修改的入侵计
划发出去了。希特勒亲自控制这次战役。“若其它措施不成功”,计划里写道,
“我拟武装入侵奥地利,以创立立宪条件,阻止对亲德居民进一步施暴。”
有关部队需于12日中午前后作好准备。“我保持决定实际入侵的时间的权
利。部队的行动必须给人这种印象,即我们无意发动战争,反对我们的奥地
利兄弟。”
清晨5时30分,许士尼格的床头电话响了。电话是警察局长打来的,
报告说,萨尔茨堡的德国边境已被关闭,铁路交通全部停顿。他急忙赶至巴
尔豪斯广场之总理府,他在那里得悉,慕尼黑地区的德国师已被动员,据悉
其目地的是奥地利。德国报纸的电讯稿也同样令人吃惊:例如,它们宣称,
共产党的旗帜已在维也纳上空飘扬,暴徒们在高呼“莫斯科万岁!”“许士尼
格万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