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276)

  西方不参战的情况下,对波兰一役才能告捷。因此,他把发布进攻令的最后

  权力保留在自己手中。“这若办不到,那还不如进攻西方,并同时将波兰解

  决。”

  他的矛盾言辞,令听众摸不着头脑。正在此时,忠实的凯特尔自我解

  释说,元首的意思不外乎是要向各将领表明,他们的疑虑是没有根据的,战

  争不会真的爆发。希特勒还说,他作一勇敢预言,要与英法打一场“你死我

  活”的战争。“我们可轻易逃脱的想法是危险的,不会有这种可能性。我们

  必须破釜沉舟,同时,这也不再是什么正义和非正义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八

  千万人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基本的目标是让英国屈服。“我们不会被迫进行

  战争”,他说,“但是,我们无法避免一场战争。”

  这决不是着了征服迷的某人的胡言乱语,而是一次招供:不进行战争,

  德国不能再作为一个大国继续下去。只有东方无穷无尽的资源才能拯救帝

  国;另一个选择,即与西方将就下去,却包含着各种风险,而这是不能接受

  的。如果他向世界暴露真相,就是说,他一直在恫吓和逃避战争的较量,那

  末,德国的威信和力量就会像泄气的气球,很快消失。

  众人步出冬园时,凯特尔和雷德尔可能除外,大家都非常震惊。元首

  呢,则神彩奕奕地跑到上萨尔茨堡躲难去了。中途还在奥格斯堡停留,观看

  了当地演出的《罗安格林》。即使在贝格霍夫休息,希特勒也在探讨与东方

  达成交易的可能性。

  对英国在莫斯科谈判一事,虽然他令舒伦堡“要坐得住”,自己反而坐

  立不安了。假若他们先行与布尔什维克签订了协定,那该怎么办?果真如此,

  德国入侵波兰时,斯大林会采取什么行动?这,他必须搞清楚。5月26日,

  里宾特洛甫向舒伦堡发出指示,要他通知莫洛托夫,如果希特勒能得到保证,

  即苏联已在事实上放弃了反对德国的咄咄逼人的态度(如同斯大林在最近的

  讲演中表明的那样),那末德国将放弃其先前反对共产国际的政策。如果作

  到了这点,那末,“考虑使德苏的政治与外交关系平稳而正常”的时刻便到

  了。

  希特勒是愿意延长其生存空间的梦想的。他要舒伦堡说服莫洛托夫,

  让他相信德国根本无意扩张至乌克兰。对新近签订的《钢铁条约》,俄国人

  也用不着恐惧,因为它完全是针对英法两国的。舒伦堡又进一步获得指示,

  要他向莫洛托夫说明,如希特勒认为有必要对波兰动武,苏联也不会遭难。

  再者,与德国签约要更加实用得多,这一建议是诱人的。因为,在外交辞令

  后边,还明明白白地邀请苏联去瓜分波兰。英法两国不能或不会及时援救波

  兰的论点,对斯大林那样一个实用主义者说来,也是有吸引力的。

  由于这个建议是如此自发地提出来的,以致使威廉大街也出现了一些

  小惊慌。首先,里宾特洛甫将希特勒建议之内容通知了日本大使大岛,催促

  他向东京发电,请日本也同意此建议。在日本,批评大岛将军的人都把他看

  作是希特勒的应声虫。但是,如果需要的话,他会变得非常顽固不化的,他

  连电报都拒绝往家里发。他辩解说,任何一个轴心国若与苏联(虽未宣战,

  苏联的步兵和坦克却在满州——内蒙战线上与日军进行残酷的战争)达成协

  议,必然会使日本参加日德意同盟条约的全部机会丧失净尽,而日本的参加

  正是希特勒所希望的。

  里宾特洛甫没了主意,连忙打电话给阿托利科大使征求意见——他说,

  不是因为他是大使,而是因为他是俄国问题专家。阿托利科同意大岛的看法,

  认为轴心国若与克里姆林宫接近,俄国人便更容易在巴黎和伦敦“把货物吊

  起来卖”。

  苦恼的里宾特洛甫想必与身在贝希斯特加登的希特勒在电话里讨论过

  此事并取得了新的指示。当晚。里宾特洛甫便向莫斯科发出另一封电报,取

  消了先前主动向俄国人作的建议。

  冯·德·舒伦堡大使若未收到新的指示便不准轻举妄动。

  希特勒认为,接触的俄国人级别太高了,便令威兹萨克去探听阿斯塔

  霍夫的口风。3月31日,他按指示执行。从内容和语调上看,他们的谈话

  都让人恢复信心。元首于是便于当日晚些时候发电给舒伦堡。指示他一定要

  “与苏联进行谈判”。这封电报刚一发出,另一封又发了出去,建议恢复与

  俄国人进行的经济谈判。然而,斯大林的疑心超过了希特勒的疑心。到6月

  底,由于未取得重大成果,希特勒便下令中止谈判。双方似乎都急于要共度

  的密月也就告吹。

  斯大林所追求的西方,在达成协议方面,并不比希特勒更有所进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