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留下”,他对首相说。“盟国的事业已失败了。”这看来确凿无疑了:6月
5日,德军以143个师的兵力转而进攻法军的残部65个师。守卫者的坦
克为数甚少,且几乎没有空军掩护,而德军又在沿着长达400英里的战线
向前推进。在巴黎,绝望的雷诺向罗斯福呼吁,让他派“足以遮天蔽日的机
群来”——之后,他便卷铺盖走了。
对希特勒这边而言,这正是参战的良辰吉日,墨索里尼表示愿意参战,
但他的盟友却劝他等一等,待德国空军将法国空军消灭后再说。意大利总理
无奈,只好耐住性子,等到6月10日。他的解释信充满了高度信心,却惹
得希特勒讽刺挖苦。“过去,我常常不明白他何以如此幼稚”,元首对其将领
说。“这封信证明,在政治问题上我将来必须对意大利人多加小心。很明显,
墨索里尼把此事看作是在罗马大街上散步一般。”意大利人会感到吃惊。”开
始时,他们胆小如鼠,不敢参战;现在呢,他们却迫不及待,想分享战利品
来了。”
拂晓,意大利以32个师的兵力进攻法国南部。法国守军只有6个师。
但意军作战不力,前进的速度只能以英尺计。至此,法国北部战线的两端均
已崩溃。德军于14日上午开始进入巴黎。德军B集团军司令冯·包克将军,
乘坐联络飞机来到巴黎的凯旋门,刚好赶上接受首批尖兵的敬礼。在现代战
争史上,战役的指挥官赶在部队前头,先行抵达目的地的情形不多,包克便
是其中之一。德军进入巴黎,说是战斗不如说是游行。包克竟有空去拜谒拿
破仑墓。在里茨吃完午饭后,他还去商店买了点东西。
在“狼谷”,戈林正在劝说希特勒对英国轰炸德国居民区进行报复。他
们在村子的广场谈话时,瓦尔利蒙上校偶然听到戈林宣布,他无法再容忍英
国人的这些暴行,要“用十颗炸弹回敬英国的一颗。”然而,希特勒却纹丝
不动。据瓦尔利蒙回忆,他当时说,“很可能,敦刻尔克一役将英国政府吓
破了胆,使它暂时昏了头脑。英国轰炸平民的另一个原因是,英国轰炸机的
瞄准器不准,又由未受过训练的机组驾驶。不管属何种情况,我认为应先等
待,然后再采取反措施。”
元首此时的心情是想进行谈判。他利用巴黎的陷落带来的兴奋情绪,
通过与赫斯特报纸的记者卡尔·冯·维冈会见,向西方发表声明。他宣称,
只要巴黎敞开,他原并无心攻打”美丽的法国首都”。接着,他便强烈地否
认说,他无意消灭大英帝国,也无此目标。他对美国的要求不外乎是局部的
“门罗主义”:美洲归美洲人,欧洲归欧洲人。
正当德国军队继续长驱直入时,南方的意大利军队拟乎在原地踏步。
墨索里尼有幸的是,法国北部战事的发展。排除了在南方采取任何行动的必
要性。至16日晚,德军几乎可以随意越过法军松散的防线。次日上午快到
中午时,希特勒正与其军事顾问们在“狼谷”商讨战局,忽然有消息说,法
国希望停战。听到这个消息,希特勒顾不上尊严不尊严,一拍大腿,高兴得
把腿一收,支起了膝部。西方的纪录片将这一短镜头变成了长镜头。据罗伦
士·斯达林斯说,这部纪录片是由当时在加拿大陆军搞宣传工作的制片人约
翰·格里埃森剪接的。
他利用把胶片“绕圈”的办法,把希特勒的姿势变成一系列可笑的“趾
尖旋转”。希特勒的官方摄影师瓦尔特·弗朗茨将这一情景拍进了镜头。他
坚持说,他只拍了8格,并把这些胶片交给了元首。“他欣喜若狂”,施洛德
小姐回忆道。人们张口结舌,凯特尔却乘机拍马。
“我的元首”他笨拙地说,“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指挥官!”
法国的投降使英国受到沉重打击。即使如此,丘吉尔仍在侃侃谈论英
国之“最好的时刻”,使英国人的勇气得到恢复。
从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中又传来另一个抗战的声音——专门对法国广
播。“法国抗战的火焰是不会熄灭的”,戴高乐将军在第二广播室广播说,“永
远不会熄灭!”法国,他说,只是在一次战斗中失利。“她并未输掉战争。”
人们并未注意到,那天是6月18日,是滑铁卢战役125周年纪念日,而
那次战役的较量最终是由勃吕查的德军决定胜负的。
中午,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在元首室会晤。这正是希特勒1938年赢
得慕尼黑会议历史性胜利的地方。这一次,意大利独裁者明显地屈服了。他
的宣战,在军事上是个欺骗,在政治上是个赌博。希特勒不靠他人帮助,单
枪匹马出征,取得了胜利;不用说,今天该是他说了算。墨索里尼和齐亚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