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345)

  “但是,你的官方报纸说了些什么?年复一年,我们都前往白莱特,而且深

  受感动,但是谁明白它的真正意义?当我们的不幸的时代产生了一个像将死

  亡将士引进万灵殿的奇女瓦尔奇里一样的人物时,一个能深刻了解华通命令

  的意义的人物,一个追求用英雄的胆略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去实现你最神圣的

  愿望的人物时,他却被说成是疯子!”说了这番话后,她原以为会遭到元首

  的反驳,但他一声不吭,闷头沉思。“关于我的真实的感情,我给你说的—

  —只对你一个人说——难道还不够吗?”他最后说,“你还觉得不够吗?”

  至于赫斯,他的所作所为已足够了。他在伦敦塔里给他的妻子写信说,

  他很高兴能飞往英国,因为有一种他称之为“顽固的龙”的欲望在驱使他,

  死死缠住他。“不错,我一无所成。我无力阻止这场疯狂的战争,阻止我眼

  见着要发生的事情。我未能拯救人民,但一想到我试图这样做时,我就很高

  兴”(作为一种报答,赫斯——魏德曼称之为纳粹领导人中“最正直的人”

  ——已在孤独的囚禁中度过了30多年。他是施潘道狱中盟国的最后一名犯

  人。

  在过去的那些年代里,一张大桌将他与探监者分开。他从未获允与亲

  人接吻或拥抱)。

  (7)

  在得悉赫斯出走的次日,希特勒便发布了两道镇压的法令。第一道法

  令宣布,在即将到来的入侵中,凡持武器反抗德军的俄国人,均系不法分子,

  可以格杀勿论。另一道法令则授权希姆莱执行“两个相反的政治制度之间的

  斗争所产生的特殊任务。”希姆莱可以不受陆军制约而独立行动,“自行负

  责”。任何单位均不得干预,“政府和党的最高人士”不得进入业已占领的俄

  国领土,因为在这些地区里,被称之为“特别行动队”的党卫队的特别暗杀

  队,将对犹太人和其他捣乱分子进行“清洗”。

  这两道法令使艾尔弗雷德·罗森堡发愁——不久前,他已被任命为“东

  欧问题中央控制委员会”专员。罗森堡本人是波罗的海地区人,认为应把苏

  联人当作反斯大林分子,而不该当作帝国的敌人对待。他对希特勒说,他们

  会欢迎德国人的,会把德军当作把他们从布尔什维克——斯大林暴政下解放

  出来的解放者看待的。我们应该信任他们,给他们一定的自治权。每个加盟

  共和国都应区别对待。例如,乌克兰“应是与德国联盟的独立国家”,但高

  加索却要由一名德国“全权大使”统治。

  罗森堡坚信,在东方采取高压政策,势必毁灭生存空间的精神。于是,

  他便草拟了一项备忘录,上书希特勒,反对这两道法令。如果不使用现在在

  治理苏联人的文官和行政官员,德国怎么能在占领区建立起一个文明政权?

  他建议,只“清洗”“年老的或暮年的官员”。

  希特勒未作肯定回答。希特勒的特点是,他不愿积极参与希姆莱和罗

  森堡的权力之争——这种斗争,只要德军一跨进苏联,势必发生。在这场权

  力角逐中,正在国社党内飞黄腾达的新星鲍曼将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他已

  加盟希姆莱。

  与此同时,“巴巴罗沙”的最后准备工作在继续进行。5月10日海军

  上将雷德尔告知希特勒,他将停止向苏联交付重要的原料。事实上,在此之

  前,从东方来的到货很多,而运往苏联的货物已相对减少。除150万吨粮

  食外,苏联交付了10万吨棉花,200万吨石油产品,150万吨木材,

  14万吨锰,和2.5万吨铬。斯大林虽然怀疑赫斯出走一事,但仍急于抚

  慰希特勒,批准用快车从远东向德国运送重要原料(例如铜)。

  同一天,舒伦堡会见了莫洛托夫。早些时候,舒伦堡曾猜测,斯大林

  新近巩固政权之举,只意味着苏联的外交大权完全掌握在斯大林手中。此次

  会见加强了他的这个看法。在汇报中,舒伦堡对“巴巴罗沙”避而不谈,只

  是说,在过去几星期中,苏联对德国的态度大有改善。但是,无论是海军上

  将还是外交官员,都无法再说服希特勒。5月30日,即德国军队从英国人

  手中夺得克里特岛后3天,雷德尔敦促希特勒向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展开大规

  模攻势,试图将他的注意力从东方引开。他敦促说,打击,此其时也。若有

  援军,隆美尔将军定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说,“这一招,对大英帝国来

  说,比夺取伦敦更为致命!”

  这种劝告希特勒是不会听了。“巴巴罗沙”已在行动,除了大祸临头,

  否则什么也无法将它推迟。他最关心的莫过于保密。一年前在比利时的不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