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令他心有余悸,所以,时至今日,他们未将入侵俄国一事通知墨索里
尼。6月2日,当他与他的年长的盟友在勃仑纳山口会晤时,他还大谈迫使
英国投降(此次将使用潜艇)的决心,赫斯的出走以及巴尔干半岛的形势。
对“巴巴罗沙”,他只字不提。这不但是为了保密,而且是因为墨索里尼曾
明确告诫希特勒不要进攻苏联。这已成了德国的“痛脚”。
“巴巴罗沙”最后阶段的准备工作开始时,通往东部的公路和铁路线非
常繁忙。6月6日,希特勒将日本大使大岛召至贝希特斯加登,并向他透露,
由于苏联侵犯边境,大量德军已开往东部。“在这种情况下”,他说话时的信
心给大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之间的战争或许是不可避免的。”在大岛
看来,这等于是宣战,于是便立刻警告东京,(德国)入侵俄国已迫在眉睫。
这是对元首很有意义的一天。他令冯·勃劳希契元帅起草一份指示,
宣布消灭所有被俘的苏联政委,因为这些人代表了完全与国家社会主义相反
的意识形态。以便把发动一场残酷的意识形态之战的威胁合法化。他的总司
令激烈地反对。
希特勒简短地说:“我并不要求诸位将军理解我的命令,但我要他们执
行。”这项指示的措词是不可能被误解的。“这些政委是野蛮的亚洲战法的发
明者,因此,必须从严从速予以处置..不管是否在战争中或抵抗中被俘,
均应立即枪决。”这道源于意识形态的命令,将由陆军和希姆莱的特别行动
队共同执行。而这道命令由最高统帅部发布这一事实,对希特勒而言,是对
军方的另一次胜利。它把军方与他的政治纲领捆在一起,将他们变成不心甘
情愿的同谋,同党卫队一起,去完成未来的宏伟计划。
为达到这一目标,他必须首先消灭红军。为此,他又必须得到与苏联
交界的可以信任的各国的帮助——这些国家,由于对布尔什维主义抱有恐惧
的仇恨,也有自己的帐要与斯大林清算。被迫接受苛刻的条款以结束与俄国
的短暂的流血战争的芬兰人,用不着多少言语,便愿意参加这次远征。6月
8日,德军步兵师的先头部队便在芬兰登陆。两天后,曼纳兴元帅下令部分
动员。希特勒也信任罗马尼亚;6月11日,他私下对伊昂·安东奈斯库将
军说,他决定进攻俄国。他说,他决不是要求安东奈斯库援助他打这样一场
战争,“仅仅希望罗马尼亚能为自己的利益,尽力为成功地结束这场冲突提
供方便”。由于对未来的战利品和军事荣耀动了心,罗马尼亚的独裁者便匆
忙宣布,从第一天开始,他便参加战斗。
(8)
6月14日,苏联特务佐尔格从东京发出一个明确的警告:“战争于6
月22日开始。
”但是,斯大林仍不相信这一警告或其它类似的情报。虽然心存疑惧,
斯大林依然自信,不到1942年,战争是不可能发生的。于是,就在同一
天,他令塔斯社发表一项公报,对各种战争的谣言进行嘲讽:“所有这些不
外乎是仇视苏联和德国的势力和对扩大战争感兴趣的人们的笨拙的宣传而
已。”由于这个声明信心十足,在前线的红军中,紧张的情绪居然有所缓和。
在柏林,精选出来参加战斗的军官们陆续来到总理府,听取一次特别
训话和参加午餐会。至此,每人对自身所受命令均已心领神会,对希特勒强
加在敌人头上的惨无人道的做法也不再说什么(虽然不太愿意)。下午2时,
众人休会进午餐。
这顿饭,与在总理府吃的许多次饭不同,大家吃得既香又轻松愉快。
当希特勒登上讲台,以劝说的口吻讲述发动“巴巴罗沙”战役的必要性时,
室内的同志式的友好气氛依然未消。希特勒说,俄国的崩溃将导致英国的投
降。
6月17日,最后一个信号发出了,再次肯定6月22日,星期天,
凌晨3时半开始(即进攻时间——译注)。就在那天,有个德国下士,因为
打死了一个军官,害怕被处决,越过前线向苏军投降。他透露,进攻将于6
月22日拂晓开始。听到这一消息后,前沿的军官都深为忧虑,但负责指挥
的将军的反应是:“慌也没有用。”
零时快到了,希特勒显得镇静而有信心。20日,星期五,他把弗兰
克——原是他的私人律师,现在是波兰占领区总督——找了来。“我们与苏
联正面临一场战争”,他说。对方一听,惊得目瞪口呆。希特勒连忙说,“镇
静!”他保证,德国的进攻部队将很快通过弗兰克的地区。弗兰克还要反对,
希特勒挥手让他住口。“我很理解你的问题。但我一定要你与希姆莱达成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