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347)

  解。”他这里说的,是指他们关于如何处理占领区的看法分歧。“我再不能容

  忍分歧了。你们两人必须达成谅解。”当晚,希特勒向士兵们发的通告被秘

  密散发了出去。

  在黑暗的掩护下,尖兵开始向前移动。至21日拂晓,300多万德

  军已各就各位,摆好了进攻的架势。

  在伦敦,回国磋商的克里普斯,也敲响了希特勒即将入侵俄国的警钟。

  “嗯”,他对苏联大使迈斯基说,“我们得到可靠的情报,这次进攻将于明日,

  6月22日发动,至迟不超过6月29日..你知道,希特勒是惯于在星期

  天发动进攻的。”

  迈斯基向莫斯科发了一封密码急电。斯大林终于批准向武装部队发布

  警备令。他还指示驻柏林大使向里宾特洛甫就4月以来德机180次侵入苏

  联领空事件,提出口头抗议,说这是“有系统的和具有国际性的”事件。

  凌晨1时30分即可撤销此次进攻的最后时刻快到时,本德勒大街出

  现了紧张的气氛。

  总理府里无话传来。“巴巴罗沙”开始了!在总理府,希特勒正在向墨

  索里尼解释他为何要发动“巴巴罗沙”战役。“总理”,他写道,“这封信是

  在这样一个时刻写的:数月来的焦虑和伤透脑筋的等待已经结束了。我作出

  了一生中最难作出的决定。”他说,苏联武装力量在帝国边境的集结是大规

  模的,而时间又在敌人的一边。“所以,在绞尽脑汁后,我决定在圈套拉紧

  前将圈绳砍断。”

  对意大利在希腊和非洲的灾难性的冒险,希特勒未予批评,也未暗示

  有什么别的怨气。

  整封信的调子是尊敬的,甚至接近恳求,在信的结尾,他几乎是在忏

  悔。“尽管我们十分真诚地作出努力,以求得最后的和解,但是,与苏联的

  伙伴关系常常使我讨厌。这是因为,我觉得,它这样或那样与我的出身,我

  的概念,和我先前的义务格格不入。现在,我高兴了,因为这些思想痛苦业

  已解除。”

  在莫斯科,莫洛托夫刚刚召见冯·德·舒伦堡大使。这位外交委员想

  给苏联驻柏林大使还未向里宾特洛甫转达的口头照会增加份量。“有许多迹

  象表明”,他对舒伦堡说,“德国政府对苏联政府不满,更有谣言说,德苏战

  争一触即发。”这是很令人尴尬的,舒伦堡只能说我将会把你的问题转给柏

  林。他回到办公室后,与莫洛托夫一样,仍然不知德国将在几小时后进攻苏

  联。

  东线的一名指挥官给士兵宣读了希特勒的训话稿。“多少个月来,不安

  和焦虑压得我抬不起头来,不得不保持缄默。现在,我终于可以公开向你们

  讲话了,我的将士。”他谈到了俄军在德国边境的集结,以及对德国边境的

  许多次的侵犯。让他们与芬兰和罗马尼亚的盟友一起走上“有史以来最伟大

  的前线”的原因就在于此。“德国的士兵们!你们将要参战了。

  这是一场艰苦的又是关键的战斗。欧洲的命运,日耳曼帝国的前途,

  我们民族的生存,现在就在你们的手中了!”

  在长达930英里的曲折的战线上,从波罗的海到黑海,300万士

  兵在洗耳恭听,且信其所云。他们龟缩在战壕里,既恐惧又怀着希望。这天

  是夏至。夜,是一年中最短的。但是,对那些在鱼肚白光中等候进攻令的士

  兵们说来,真是此夜绵绵无尽期。午夜片刻,莫斯科——柏林快车隆隆通过

  边境大桥,开进了德国领土。接着,一长列装满粮食的火车,也是斯大林向

  其盟友阿道夫·希特勒最后一次交货,开了过去。

  在柏林,当晚出现了期望的气氛。各国记者集中在“外国记者俱乐部”,

  希望能从一群外交部官员中得到一点消息。午夜快到了,由于还没有外交部

  官员前来,记者们便开始回家安歇了。在总理府,由于活动异乎寻常,连像

  希特勒的新闻发布官狄特里希(他对“巴巴罗沙”一无所知)那样的人也觉

  得,“这种反对俄国的巨大行动正在发展。”希特勒是人格化的信心。“最迟

  在3个月内”,他对一名副官说,“俄国将会崩溃,其规模是前所未见的。

  ”但这不过是欺骗而已,与入侵西方的前夕一样,希特勒当晚无法闭眼

  成眠。

  6月22日凌晨3时半——刚好是法国贡比涅投降后一年——德军步

  兵开始向前移动。

  15分钟后,硝烟便弥漫了整条东线。炮弹的闪光把鱼肚白的夜空变

  得如同白昼。长期以来只是一种梦想的“巴巴罗沙”,现在成了现实。但是,

  “巴巴罗沙”的创始人已经开始忧心忡忡。在南斯拉夫的冒险,将巴巴罗沙

  推迟了5个星期。这一推迟所带来的后果,现在慢慢变得不祥了。希特勒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