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余皆束手被擒。此时,余下的人们业已明白,押解意味着死亡。犹太区
的犹太政治领袖们,牢记了这点,消除了分歧。团结一致,武装抵抗押走犹
太人之举。这使希姆莱目瞪口呆,遂下令全面消灭华沙犹太区。1943年
4月9日凌晨3时,2000多名武装党卫军的步兵,在坦克、火焰喷射器
和爆破队的配合下,向华沙犹太区发动了进攻。他们原以为会迅速取胜,却
不料遭到顽强抵抗。犹太战士共约1500人,使用的武器是长期偷运进该
区的:计有数架轻机枪,许多手榴弹,100只左右步枪和卡宾枪,数百只
手枪和左轮,还有莫洛托夫鸡尾酒。希姆莱原以为3天便可结束战斗,但至
当日傍晚,他的人马不得不撤退。这场单方面的战斗日复一日地继续着,令
党卫军指挥官雨尔根·施特罗普将军狼狈不堪。他不明白的是,“这些废物
和劣等人”为何不放弃这一眼看已无望的事业。他报告说,开始时,他的手
下虽然抓获了“相当数量生来就是懦夫的犹太人”,但事情已越来越难。“由
20至30个男人组成的新的战斗小组,在同样数量的女人的配合下,不断
掀起新的抵抗。”他注意到,妇女的举动尤使人为难——她们常把藏在她们
的灯笼裤里的手榴弹甩了出来。
在遭挫折的第五天,希姆莱下令“用最严厉的手段和最凶残的办法”
将犹太区夷为平地。施特罗普于是便决定把整个犹太区变为火海——一幢幢
房子被烧。他报告说,房子虽然起火,里边的犹太人却坚持到最后一刻,然
后才纵身从楼上跳下。“骨头摔碎了,他们仍力图爬到街道另一边未着火的
楼房里去..犹太人和土匪们冒着活活烧死的危险,爬行在烈焰中,而不愿
被我们生俘。”
守卫者们以不朽的英雄气概,战斗了两三个星期,由于弹尽粮绝,最
后不得不躲进下水道。5月15日,犹太人残存的抵抗据点已寥寥无几,枪
声也稀疏下来。次日,施特罗普将军下令炸毁位于华沙市内“雅利安人”区
的特罗麦基犹太教堂,以庆祝此次战斗的结束。在刚好4个星期的时间里,
一支小小的犹太军,抗击了数量上占优势、装备又精良的德军,打到最后一
兵一卒。被俘的5.6万多人中,7000人被当场枪毙;2.2万人被送
至特莱勃林卡和卢布林;其余则被送进劳工营。德军的官方伤亡数字——显
然已被缩到最小——是死16人、伤85人。更重要得多的是,它打击了希
特勒之“犹太人是懦夫”的观念。
(2)
那年6月上旬,教皇庇护十二世就灭绝犹太人问题,秘密地向“红衣
主教神圣学院”发表讲话。“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向有关当局要讲的每个字,
以及我们要做的一切公开讲话”,在解释他如何不愿意公开进行谴责的原因
时说,“都必须根据受害者的利益,仔细地推敲和衡量,以免事与愿违,使
他们的处境更加困难。”但,他未说出口的是为何要小心从事的另一个原因,
他认为布尔什维主义要比纳粹危险得多。
罗马教皇教座的处境是可悲可叹的。这一讲话却成了无意的伤害。在
教皇的指引下,天主教会所拯救的犹太人,比其他任何教会、宗教机关和拯
救组织所拯救的之和还多。眼下,在教堂内,在修道院里,甚至在梵蒂冈城
内,还藏着成千上万的犹太人。盟国的记录要可怜得多。英美两国,尽管大
唱高调,却未采取任何有份量的行动,只对少数几个受害的犹太人进行庇护。
那年签署的莫斯科宣言——由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共同签署——将受希
特勒之害者按惨重程度依次排列为:波兰人、意大利人、法国人、荷兰人、
比利时人、挪威人、苏联人和克里特人。很奇怪,犹太人竟未提及(这是美
国战争情报处立下的政策),对此,世界犹太人委员会进行了强烈抗议,结
果却无济于事。将波兰犹太人随随便便地算成波兰人,如此等等,在“三巨
头”对纳粹恐怖主义的总分类中,“最终解决”便石沉大海了。
丹麦人之正义感和勇气,与“三巨头”迟迟不敢面对有计划有步骤地
灭绝犹太人的事件这一事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们虽受德国人的占领;
却毅然将国内6500名犹太人几乎全部运到瑞典。还有希特勒的盟友芬兰
人,他们“拯救”了国内4000名犹太人(只有4人未幸免于难)。还有
德国的另一个盟友日本人,他们为报答在日俄战争中(1904—1905)
犹太人开的昆—劳埃伯公司给予日本的资助,在满洲为5000名流离失所
的欧洲犹太人提供庇护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