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为阻止在“东方”发生的暴行而出力最多的要算是一名年仅3
4岁的德国人了。
他是希姆莱的律师,名叫康拉德·摩根,其父是铁路管理员。从学生
时代起,摩根就沉溺于法律伦理学,甚至在就任党卫军法官一职后,对不法
之举(不管犯者为谁)仍直言反对。由于他之严格按证据所作的判决触怒了
上司,摩根便被派往前线某党卫军师部工作,以示惩罚。由于他名声太大,
他遂于1943年被调至党卫军保安处经济犯罪案办公室任职,不准他处理
政治案件。那年夏初,他奉命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对一桩长期悬而未决的
贪污案件进行常规调查。涉嫌者系该营的指挥官卡尔·科赫。人们怀疑他将
集中营的劳工租给民间雇主,从而吃粮食空额等,总的说来,为谋取私利而
办集中营。初步调查的结果仍不足以为他定罪;另外,还有一大群人支持科
赫,认为他无辜。
7月间,摩根前往魏玛,下榻于希特勒最喜欢的当地旅馆——“大象
旅馆”,不声不响地开展调查研究。令他奇怪的是,他发现,坐落在魏玛上
方一座山头上的集中营,竟景色宜人,里边的设施油漆一新,很干净;地面
上铺满了青草和鲜花。营内的犯人看上去很健康,晒得黑黝黝的,吃得也不
错。他们能定期通邮;营内有一个大图书馆,藏有各种外文书籍;演杂技、
放电影、举行体育比赛——甚至还有一所妓院。在深入进行了解后,摩根发
现,布痕瓦尔德营内的贪污案始于“水晶之夜”,大批犹太人来营之后。不
幸的是,案情越接近科赫,证据便越不足。他发现,知情的犯人常凑巧死亡。
从他们的案卷中,他发现,各人死亡的日期又相隔数年,死因也各不相同。
他怀疑系谋杀,便下令调查。他的调查人员找不到线索,拒绝继续调查。
要是常人,他就会放弃调查了。但摩根确信。他们肯定犯了罪,便亲
自进行侦探。他出入于当地各家银行,向他们出示看上去像官方的证件,并
假称自己是奉希姆莱之命,前来查阅科赫的帐户的。他的努力得到了报偿。
在一家银行里,他发现了一份无法否认的证据——科赫侵吞了10万马克。
摩根还深入调查了监狱记录,发现证人们已在秘密牢房内被处决。
他终于拿到了谋杀的罪证。
摩根带着一皮包材料和证据去了柏林。他的上司刑警局长对他搞的证
据却嗤之以鼻,未料到摩根对他的差使如此认真,连忙指使他去找卡尔登勃
鲁纳——海德里希的接任人。他也同样表示厌烦——并假惺惺地说:“这不
关我的事。到慕尼黑找你自己的老板去罢。”摩根忠于职守,将证据转至党
卫军法律部。他们也不愿负责。“这些事你得告诉希姆莱”,部长说。于是,
摩根又赶赴希姆莱的指挥部,但希姆莱拒绝见他。
有个希姆莱身边工作的人员对他深表同情;在他的帮助下,摩根草拟
了一份措词谨慎的电报,扼要地说明了案情。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此电报亲
手交给希姆莱。不知何故,此电竟溜过了官僚机构这个障碍,落到了希姆莱
手中。没有想到,希姆莱竟授全权予摩根,让他继续调查科赫和他的老婆,
以及与此案有关的所有人员。此举令几乎所有人都惊诧不已。有人认为,这
是希姆莱不信任各集中营之总管奥斯瓦德·波尔之故;其他人则相信,他并
不了解此案是个潜在的“潘朵拉之盒”(*出自希腊神话。为惩罚普罗米修斯
盗天火下凡,天神派潘朵拉下凡。下凡时,天神送给她一个盒子。她打开一
看,一切灾害罪恶全从里边跑到人间,只有希望还留在里边。——译注)。
最深知希姆莱的秉性的人们觉得,这是他的奇特的荣誉感的另一例。
(3)
“残忍也有一颗人心”
——威廉·布莱克
在国社党的高层人物中,恐怕找不出一位比海因里希·希姆莱更矛盾
的人物了。他的魅力,他之彬彬有礼以及他在会议上表现出来的谦虚和对道
理的深明,在许多人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交界人士将他描述成一位具
有冷静判断力的人物;抵抗运动的同仁则认为,在纳粹的领导层中,他是唯
一可用来结束希特勒统治的领导人。在霍斯巴赫将军看来,他是元首的罪恶
精灵,既冷静又善筹谋,“是第三帝国里最厚颜无耻的人物”。梅克斯·阿曼
则认为,他是“罗伯斯庇尔或热衷巫术的耶稣会之流”。国联驻但泽前高级
总督卡尔·布克哈特觉得,希姆莱之所以成为一个罪恶人物,是因为“他有
集中精力于小事的能力,善于欺上瞒下,且有一套非人道的方法论;他有点
像机器人”。在他的小女儿古德伦眼中,他是个慈父。“不管人们说我爸爸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