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441)

  不出一个小时,伯纳多特便在外交部与里宾特洛甫会谈了——或者说,

  在听他讲。由于不知要听里宾特洛甫发言多久,伯纳多特偷偷地上好了他的

  跑表。里宾特洛甫口若悬河,讲了一个题目又一个题目,滔滔不绝地讲着纳

  粹的陈词滥调。末了,他宣布,给人类作出了最大贡献而迄今仍健在的人是

  “阿道夫·希特勒,毫无疑问是阿道夫·希特勒!”他沉默了。

  伯纳多特将跑表一按——里宾特洛甫竟一口气讲了67分钟!次日,

  伯纳多特伯爵乘车前往格赫德医生的疗养院。这家疗养院设在柏林北面约7

  5英里的霍亨里亨,系希姆莱非正式的总部。伯纳多特觉得他和蔼可亲得令

  人难受。从外表看,希姆莱毫无穷凶极恶的样子;他温文尔雅,说话细声细

  气,两只小手的指甲修得整整齐齐。伯纳多特告诉他,在瑞典引起公愤的是

  抓人当人质和屠杀无辜的百姓。希姆莱认认真真回答说,显然,伯爵的消息

  不确切。他问伯纳多特是否带有具体的建议。

  伯纳多特提议,希姆莱释放集中营内的挪威人和丹麦人并交由瑞典关

  押。这个要求本来微不足道,却引出一连串对瑞典人的猛烈指责。这与伯纳

  多特是风马牛不相干的;希姆莱之所以这样,恐怕是突然生出的恐惧心理所

  致。“我要是同意了你的建议”,他说话时,眼睛不时眨巴着,“瑞典的报纸

  恐怕会登出大标题,说战犯希姆莱,因怕受惩罚吓破了胆,正设法赎买自由。”

  接着,他又改变主意,说他或许会按伯纳多特请求的去做——假若瑞典和盟

  国能向他保证停止在挪威的破坏活动的话。

  “那是不可想象的”,伯爵回答说。接着他又要求得到几个小的让步。希

  姆莱同意了。

  伯纳多特的勇气大了些,问,是否可让嫁给德国男人的瑞典妇女返回

  家园。希姆莱当即予以拒绝。由于被逼至尽头,希姆莱的态度变了。“你也

  许会觉得我多愁善感,甚至荒唐可笑,但是,我是发了誓要忠于阿道夫·希

  特勒的。作为一个军人和一个德国人,我不能违反我的誓言。因此,我不能

  做出任何违反元首的计划和愿望的事情来。”只在片刻前他还作出了可能会

  令希特勒大怒的让步,现在呢,他却在随声附和,跟着希特勒大谈“布尔什

  维克威胁”,还说如东线崩溃,欧洲便会完蛋。然后,他又带着感情,回忆

  了纳粹运动初期的“光荣的”日子——“我一生中最美妙的年华”。

  伯纳多特勉强插进一个客气的问题:关于德国对待犹太人的问题。“难

  道你们不承认犹太人中有好人,就像其它民族一样吗?我的朋友中很多是犹

  太人。”“你说得对”,他答道,“但是,在你们瑞典可没有犹太人问题,所以

  你便理解不了德国的观点。”会谈进行了两个半小时。会谈结束时,希姆莱

  答应在伯纳多特回瑞典前对他所提的要求全部作出答复。作为馈赠,伯纳多

  特送给希姆莱——对斯堪的纳维亚的民俗极感兴趣——一本有关战鼓的、成

  书于十七世纪的作品。

  伯纳多特回到了里宾特洛甫的办公室。这位外交部长似乎比先前更愿

  出力,但是,他之过分高涨的情绪却使伯纳多特非常生气。于是,伯纳多特

  便伺机客气地告辞而去。里宾特洛甫立刻找来克莱施特,询问谁是伯纳多特

  的后台。除了拯救斯堪的纳维亚人外,他真正是的是什么?克莱施特瞥见椅

  子上有个皮夹,鼓鼓囊囊的,装满了文件。这是伯纳多特的皮夹。

  克莱施特将它拾起,递给里宾特洛甫,以为他会翻阅里边的文件。不

  料,他把皮夹装进大信封,叫人送回给失主。克莱施特大受感动。“在大战

  行将瓦解中”,这似乎是独一无二的”侠骨仙风姿态”。

  里宾特洛甫在斯德哥尔摩的代理人赫塞,并未从瑞典的银行家瓦伦堡

  处得到多少鼓励,因为后者认为,罗斯福和丘吉尔二人都决心摧毁德国。他

  建议让德国人去探探东方。措辞明确的提案或许会令斯大林感兴趣。“斯大

  林”,他说,“未向西方承担义务。”

  数日后,赫塞在瑞典的报纸上看到一幅照片,使他又产生了希望。这

  幅照片照的是瓦伦堡的兄弟与俄国大使科隆泰夫人胳膊挽着胳膊,站立在俄

  国使馆的台阶上。这可能是克里姆林宫对西方不满,准备与希特勒和谈的信

  号。赫塞大受鼓舞,立刻赶回柏林,但他发现他的主子对瑞典传来的消息完

  全不感兴趣。里宾特洛甫卧病在床,精神不振。他有气无力地说,一切都成

  了徒劳,与西方对话的机会一点儿也没有了。“我们的敌人要将德国全部毁

  灭。他们拒绝进行任何能拯救德国人生命的谈判之原因就在于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