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吓得左看右看,使伯爵怀疑他是否“即时发了疯”。希姆莱歇斯底里
大发作,反复说他连一件事也不答应做。为躲避,他逃往疗养院,不料却又
碰到更多问题。凯斯坦刚在坦贝尔霍夫机场着陆,身边还带着一名“世界犹
太人大会”的代表。他名叫诺尔伯特·马苏尔,是在最后一分钟代替斯托茨
的。这还不算。伯纳多特还在柏林等他,要他速回去再次见面。希姆莱的所
有问题似乎全挤在一起了。
希姆莱已完全丧失了勇气,开始寻找藉口,但找的藉口又有气无力。
他怎么能同时会见两人?这两个会见都不能延期吗?末了,在无可奈何的情
况下,他叫舒伦堡与马苏尔初步磋商。舒伦堡同意了。由于时间已过午夜,
大家便用香槟酒向元首祝寿。
第三十一章 午夜后五分钟,或“船长与船一起下沉”
1945.4.20—30
(1)
盟国是用千机轰炸向元首祝寿的。但希特勒的信心似乎坚不可催。4
月20日一整天,他都对前来祝寿的客人们说,他仍坚信俄国人将会败在柏
林。下午,他在总理府花园内接见了一群“希特勒青年”,感谢他们在首都
英勇奋战。之后,他便钻进地堡,接见海军上将卡尔·邓尼茨。邓尼茨觉得,
希特勒像是负重不堪的老人。接着,元首又热情地问候了凯特尔。“在At
lentat期间你救了我,也是你把我弄出拉斯登堡的。我不会忘记你。
你决策得对,行动得也对。”
凯特尔冲口说道,“谈判应立即进行,不然柏林会成为战场。”希特勒
插嘴说:“凯特尔,我需要什么我心里清楚。我要打下去,不管是在柏林里
边还是外边打。”与约德尔面对面磋商后,他便走了。文武官员们——包括
鲍曼,里宾特洛甫和施佩尔在内——列队欢送他;他与众人一一握手,还说
了一两句话。几乎人人都劝他趁现在道路仍然畅通,快去贝希特斯加登,但
他坚决不去。他说,从此以后帝国将分成两个战区,北区由邓尼茨负责指挥。
南区指挥合乎逻辑的人选是西线指挥艾伯特·凯塞林,但他又想让戈林担任
——或许系政治上之权宜之计。他说,他会让上帝去作决择。他建议,各战
区的参谋人员分成两半,选往南区的需于当晚南下贝希特斯加登。戈林问,
是他自己南下呢,还是派他的参谋长科勒前往?”你自己去”,元首说。先
前如此亲密的两位老同志,便客气地在冷漠中分别了。戈林立即动身前往卡
林霍尔——在那里,他的管家已将衣服和艺术珍品装好了14辆车。
希特勒独自与爱娃和几个秘书进餐。她们再次劝他南下,他却说,这
样一来,他便像西藏喇嘛转动空经轮一样。“我必须在柏林强行作决定——
否则便灭亡?”午夜后,他把两位年轻较大的秘书找到他的私室内,叫她们
在半小时左右内乘车与普卡梅尔海军上将和另外80人一起,前往上萨尔斯
堡。(*南下的人们中有莫雷尔医生。他是被发配至南方的,发配的原因是,
他建议给希特勒注射咖啡因,以解除他的疲劳。“你大概还会给我注射吗啡
呢!
”希特勒吼叫完后,当场令他脱下元首私人医生的制服。“你走!像从未
见过我那样。”莫雷尔当场瘫倒在希特勒足下,被人架了出去,战后不久,
他身心崩溃,死了。)这两个女人吃惊地瞪着大眼。他的解释是,跟他最久
的是她俩。另外呢,沃尔夫小姐还有个老母要供养。“我会尽快与你们会合。”
他说话声很小,想掩盖左手的颤抖又掩盖不住。他叹了一口气,这口气,施
洛德小姐觉得,是从绝望的人口中叹出来的。一会儿,他打电话告诉她,柏
林已被包围。她只能在拂晓时出发。几分钟后,他又来电话说,空袭警报一
解除,飞机便立刻起飞。她听不太懂(因他说话时喉咙咯咯咯作响),便叫
他重复说一次。他什么也没说。他向她的同事沃尔夫小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一切都完了。”
当晚天色尚早时,向元首祝寿完毕后,希姆莱便离开了地堡,乘车在
滂沱大雨中行进了几个小时,才见到“世界犹太人大会”的代表马苏尔。希
姆莱说,他曾被授权解决犹太人问题,他最初的计划是要通过移民办法,人
道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连那些自称与犹太人友好的国家都拒绝接受他们。
“通过战争”,希姆莱说,“我们接触了东方的犹太无产阶级大众。这便带来
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身后不能藏着这样一个敌人。”这些犹太人不但
在援助游击队,还传染诸如斑疹伤寒等疾病。“为了刹住流行病”,他解释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