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49)

  侈享乐,不是个柏拉图主义者”;“有点嗜好武器,却又不公开表现出来。”

  与希特勒一样,他相信未来肯定会掀起日耳曼浪潮,于是便在建立“日

  耳曼秩序”之巴伐利亚分支机构方面费了不少精力。成员严格限于日耳曼人,

  且必须能证明三代人之“血统纯正”;每个成员均需保证积极参加“反对国

  际主义和犹太民族的斗争”。全国的革命浪潮迫使塞波登道夫给他的组织标

  上一个无辜的名字“图里会”,作为掩护。到此时,他已决定将其多年来的

  愿望付诸实施:把工人吸引到他的“人民”事业这方面来(*Volkis

  ch-词难于用一对等词翻译。从字面上讲,它是“人民的”,但它又有种

  族主义的味道。如将之译为“种族主义的”,其“人民民族主义”的含义又

  将失掉。因此,本书的始终均用VoClkisch)。他指示一个图里会员

  ——彻头彻尾的体育专栏作家,要他建立“工人政治小组”。

  此人将安东·德莱克斯勒(他已为“良好和平”组织了一个有名无实

  的工人小组,叫做“自由劳动委员会”)找来,两者于是合并组建了一个新

  的政治组织。“德国工人党”的预备会议于那年1月初在一小饭店(“福尔斯

  坦弗尔德·霍夫”)内召开。参加会议的约二十四五人,大都系德莱克斯勒

  所在工厂的铁路工人。德莱克斯勒向与会者扼要地阐述了该党的双重目标:

  结束阶级斗争,把工人从马克思的国际主义中解放出来;让上层阶级明白他

  们对工人所负的责任。德莱克斯勒说,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接受德国人的统

  治”。德莱克斯勒建议将小组称作“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党”(与一年前在波希

  米亚建立的、目标大致相同的党同名。顺便提一句,该党的党微是卍),但

  有人反对说,“社会主义”一词会被误解。

  德莱克斯勒废寝忘食地草拟党纲。技术工人不得认为自己是无产阶级,

  而是中产阶级市民。中产阶级呢,必须以牺牲“大资本主义为代价”加以扩

  大和加强。纲领还小心谨慎地宣布反犹:“国家不应支持与德国之道德与伦

  理标准相违背的宗教信仰教育”,更不能在事实上容忍。两星期后,成立大

  会便在图里会的总部召开。没精打彩的体育专栏作家卡尔·哈尔雪被选为主

  席,德莱克斯勒则是他的副手。

  这很难说是一个政党,因为除6人委员会外,它没有多少什么。“因为

  存在着赤色威胁,我们的会是秘密召开的”,德莱克斯勒(此时已是个严肃

  的、毫无名望的、疾病缠身的人)回忆说:“除讨论和学习外,我们没有多

  少可为。我将我的想法写进了一本名叫《我的政治觉醒》的小册子中。是从

  一个工人的日记中挑选出来的。”他的梦想是能找到一个既精力充沛又有胆

  量的人,从其小册子中得到一些教益,“并为我们找到原动力。反正需要一

  位杰出的人物,一个具有强烈信念的人物,一个独眼龙,一个绝对无畏的人

  物,一个能为此采取行动的人物。”

  9月12日,希埃尔少校令他前去参加小小的“工人党”的另一次会

  议。如果说有什么有强烈信念的“独眼龙”,希特勒就是一位。当晚黄昏,

  希特勒踏进了位于赫仑大街的一家小咖啡馆——斯特纳卡布劳咖啡馆。里边

  已有40名左右工人。

  主讲人原定系诗人埃卡特。他因病缺席,主讲人换成了经济学家弗德

  尔,他的题目是”如何,并用何种手段才能消灭资本主义?”

  因为在受训时期曾听过弗德尔的课,希特勒才能集中精神听下去。他

  的印象是不好不坏。很明显,这不外乎是另一个“从地下冒出来,很快便销

  声匿迹”的组织。再明显不过,他的创建人并不知如何才能将其俱乐部变成

  一个真正的政党。当晚的会议令他厌烦;弗德尔一讲完,希特勒便松快了。

  一宣布自由讨论,希特勒便要离会,但某种东西“驱”他留座。几分钟后,

  希特勒便在痛斥一个教授——因他主张巴伐利亚从普鲁士支离出来。希特勒

  以干练的口才,精辟的论点讲了15分钟,使这个教授“..在我把话说完

  前,像一条落水狗,离开了大厅。”

  希特勒的发言及其逻辑,使德莱克斯勒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他对秘书

  耳语说:“此人有种,可以利用!”他找到了希特勒,自我介绍了一番。但希

  特勒对这个戴着眼镜、其貌不扬的先生连尊姓大名都未记住。像一个宗教狂

  一样,他将自己的小册子,一本只有40页、封面为粉红色的小书,硬塞到

  希特勒的手中,口中唠叨着“你必须好好读一读,请你再来”之类的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