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乞丐到元首_[美]约翰·托兰【完结】(72)

  日,即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第一个生日,举行7个公众集会。

  虽然巴伐利亚的警局局长早已通知他这些集会将会遭禁,但希特勒全

  然不惧。他高喊说,如果警方想开枪,那就请便,反正他就坐在第一排。他

  果然未食其言。到了那一天,他坐上车子,匆匆从这一会场赶赴另一会场。

  “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革命时期,我都未经历过如此激愤之群情”。曾在罗

  文布劳酒店参加集会的历史学家卡尔·亚历山大·冯,米勒回忆道:当希特

  勒大步走进过道时,全场起立,高喊“万岁!”“他走过时,我离他很近。我

  看得出,此时的他,与我在私宅内见到的,完全不同。他苍白的脸上显出了

  内心的狂热。他的双眼横扫左右,似乎在寻找要征服的敌人。是不是群众给

  了他这一奇怪的力量呢?这力量是否从他身上流进群众?我连忙写道:‘带

  有残酷意志的狂热而歇斯底里的浪漫主义’。”

  次日,他们再次置警方之禁令于不顾。6000名冲锋队员,打着旗

  帜,来到马斯弗尔德。他们站在雪中,全身冻得发抖。有些人头戴清一色的

  滑雪帽,身穿棕色茄克,打着绑腿,其他人则穿商人服。他们打的旗帜各式

  各样,卍字也有大有小。这群人衣着虽然五花八门,但立正口令一下,他们

  一个个笔直地站着,好像他们是德皇的精锐师团似的。警察虽然作好了捣乱

  的准备,却没有出现混乱情形。事实上,这两天的集会并不令人怵目。没有

  暴力事件,也未出现公开的骚乱,但其反响却是重大的。希特勒对警方的蔑

  视,使许多持中立的领袖倒向他的一边,并驱使慕尼黑大学的学生们沿着更

  加激进的道路走下去。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巴伐利亚政府的威信。在与当局的

  首次严重对垒中,得胜的是希特勒。

  “他是个非凡人物”,几天后参加了希特勒的集会的美国记者卢德威尔·丹

  尼报道说,“他的演讲简短而强烈。他不停地攥紧拳头,攥了又放,放了又

  攥。在与我单独在一起的简短的时间里,他似乎很不正常;奇异的双眼,神

  经质的双手,奇怪地摆动着的头。”他的私生活当然是不正常的。他依旧住

  在荻埃尔大街那幢昏暗的楼房里,房子虽然大了些,也不像先前那间那样冷,

  但家具却与先前一样少。这间房子最宽不过10英尺。高出床头,还有室内

  唯一的又小又窄的窗户。地板上铺的是价钱便宜的旧油毡。在床对面的墙上

  有简易的书架。墙上挂满了画幅和插图。书柜的上方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有描写世界大战的,有德国历史,有一本带插图的百科全书,一本克劳塞维

  茨写的,一本弗里德里克大帝的传略,一本豪斯顿·司徒·张伯伦所著的《瓦

  格纳传》,一本斯文·赫丁的《回忆录》,若干本神话英雄故事,一本约克·冯·华

  尔登堡的《世界史》,一本名叫《地貌图》之类的书。据汉夫施坦格尔说,

  书柜下方放的全是小说,其中有埃杜阿德·伏希斯(系一犹太人)所著的半

  色情书籍,还有一本《色情艺术史》。

  希特勒的房东赖彻特太太发现,他的房客阴沉得异乎寻常。“有时候,

  他一连几星期脸色阴森,不跟我们说一句话。他连看也不看我们一眼,好像

  我们压根儿就不存在似的。”他虽然按时或提前交付房租,却“是不折不扣

  的波希米亚式的人物”。因为他很好,她谅解了他,还让他使用过道——那

  里有一架大钢琴。他的生活异常简朴,常与一条名叫“乌尔夫”(狼)的巨

  犬形影不离。自战时与“小狐狸”建立那种亲密关系以来,他就需要在狗身

  上找到的那种忠诚,而他对它们的了解也是独一无二的。“有些狗很愚蠢,

  有些则聪明得令人痛苦。”住在这样阴暗的小屋里,他肯定会想到他母亲及

  其惨死——大概就在那年,他写了一首题为《想想吧!》的诗。若剥去企业

  余品味,这首诗还是蛮有内容的:

  当你母亲已老迈年高,

  而你也年岁不小;

  当昔日之轻而易举,

  今朝成了重挑;

  当她忠诚而亲切的双眼,

  已不再与昔日一般看待人生;

  当她的双脚已软弱无力,

  不能再带动她那身躯——

  伸出你的双手将她扶住,

  兴高采烈地将她陪伴,

  那悲痛的时刻终会来临;

  当你伴着她走完她的最后旅程,

  回答她吧,假如她向你发问;

  再回答她吧,假如她再次问你!

  再次回答她吧,

  假如她再次问你;

  切不可大发雷霆,

  而是轻声轻气!

  她若听不明白,

  高兴地给她解释;

  悲痛的时刻终将来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