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员因为参与袭击将被处死。在后来的几个星期中,约有二十五万中国农民
被屠杀。十万日本兵在乡村烧、杀、奸、掳,野蛮和凶残不亚于南京大屠杀。
这次严厉的报复是要警告国民党人不得再与美国的轰炸机合作。它还使重庆
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变得不愉快,因为美国事前没有征求蒋介石的同意,害
怕他的极易走漏风声的司令部泄露计划。日本的野蛮报复是在严厉警告美国
人:对日本神圣领上的任何袭击,必将受到激烈的报复。
缅甸的战斗撤退
袭击东京促使饭田将军对在缅甸的十五军团催得更紧,要它加速进军,
切断滇缅公路,断绝中国国民党人根据祖借法获得的物资供应。一九四二年
四月十八日,日军推进到离腊戍不到二百英里的地方,腊戍是掸邦高原脚下
的一个小镇,滇缅公路的起点,蒋介石正在紧急从中国向这个地方派遣三个
精锐陆军师。这位中国领袖原来相信杜利特尔的轰炸机是来增援陈纳德上校
实力日蹙的“飞虎队”的,当他发现非但没有增援的空军,美国陆军第十航
空队反而被派往印度并在维韦尔的指挥下作战的时候,他当然非常愤怒。
为了守住缅甸,英国人需要一切可能得到的支持。亚历山大将军现在面
临着日军的北上攻势,但印度洋上的英国船只遭到袭击却使他得不到增援部
队和供应品。日本部队向印度推进的速度导致印度爆发内乱,给予甘地的独
立运动以新的推动力。二月,蒋介石飞到印度,企图劝告这位圣雄在面临日
本的日益增长的威胁的时候放弃他的独立运动。但是甘地,这位印度人眼中
的圣人,却说必须利用这场危机来推进独立。“他们永远不会心甘情愿地平
等对待我们,”他对这位委员长说。这句话打动了蒋介石的同情心,他本人
由于被排除在同盟国最高作战委员会之外,提出抗议的次数够多的了。
在随后的一个月中,甘地呼吁全印国大党拒绝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
代表团,尽管代表团保证英国人在战后将考虑印度的自治。“英国必须放弃
对印度的控制,”甘地宣布,他坚持认为英国在次大陆的存在等于“向日本
发出邀请”。对于新德里的军,政当局来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屡不妥协,
是在面临着外部的实际危险时来自内部的一个威胁。
就在印度和中国处于这种互相冲突的政治和军事动乱的时候,约瑟夫·史
迪威将军驾到了。他在中国服务了十三年,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因而被罗
斯福总统挑选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这位坚韧的战士,有着一股“起来就于”
的冲劲,的确是一员优秀的战将,但却是一位蹩脚的外交官。他厌恶中国领
导人的胆怯和腐败,尤其不喜欢蒋介石,嘲笑他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同时,“英国佬”的“无所作为”的态度使他感到恼火,所以,他不久就要
一面打日本人,一面对付盟军司令部。
以往的经验告诉史迪威,中国的将领们是看不起他们的吃不饱、训练差、
装备不足的农民军队的战斗力的。然而,史迪威仍然相信好的领导可以灌输
战斗精神。蒋介石在用“外行战术”教训他的时候,他驳斥了这位委员长的
如下说法:中国军队只有在对日本军队占有五比一的优势时才能发动进攻。
史迪威是在最不利的时候到达重庆的,仰光的陷落使国民党人惊慌失措,根
据租借法提供的物资是从这个港口运进的,港口陷落后,通往缅甸的供应线
就会断绝。尽管如此,史迪威费了一个星期的口舌,说服蒋介石同意由他指
挥中国的第五、第六军进军缅甸,保卫腊戍。
亚历山大将军在腊戍和曼德勒之间的眉苗山中避暑地建立了司令部。甚
至在仰光的陷落断绝了他的外部援助之前,他就对他面临的军事困难抱有悲
观的看法。他不得不以装备很差、由于最近遭到失败而士气低落的军队进行
防御。在日本人打算征服的所有国家中,他们指望从缅甸人那里得到最多的
援助,因为缅甸人非常憎恨英国的统治。“缅甸独立军”和日本人肩并肩战
斗,身穿袈裟的和尚被怀疑向敌人递送情报。
一九四二年三月十一日,当史迪威到达眉苗,在一家浸礼会建立他的指
挥部的时候,这座殖民地夏都的典型英国气派激起了他的“反英国佬”的成
见,这里草坪如毡,红砖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总督府旗杆大厦尤其显得醒
目,英军司令部现在就设在这座大厦里。在史迪威看来,亚历山大将军这位
被丘吉尔委以拯救缅甸重任、在敦克尔刻撤退时打不垮的英雄,好象是一名
目中无人的英国皇家禁卫军军官,他“打量着我,似乎我是刚刚从一块石头
底下爬出来的”。在一群风姿潇洒的参谋当中,只有新到达的威廉·斯利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