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为我们制定了政策;世界贸易将属于我们。”
银行家和实业家已经开始从事海外经济扩张。在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和安德鲁·卡内基的领导下,美中开发公司于一八九五年成立,提供那个幅
员辽阔的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和管理,修筑铁路,挖掘煤井,兴
办钢厂。这是执行一项虚幻的经济使命的开始,这个使命在半个世纪的美国
远东外交政策中占了主导地位,它很少考虑剑欧洲列强和俄国在远东的既得
利益,这些国家已在中国投资开发矿山兴修铁路,以便把中国变成一块块独
占的经济殖民地。中国的行政制度已经发生了混乱,在这个国家投资就会面
临一些几乎无法克服的问题,美国的使命似乎也很少考虑这一点。究竟如何
把处于饥饿边缘的四亿中国农民变成美国制造品的丰衣足食的消费者,这一
点在美中开发公司的计划书中也考虑得不多。
美国政府和工商界都没有注意这个疏忽,它们正面临一场明显的经济危
机,美国银行家协会在一八九八年总结了这场危机的规模:“我们的生产能
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消费能力。国内市场再也不能使高炉继续出铁,使织布机
继续织布。那些资本可以增值,劳动可以雇佣,企业必须在世界市场上竞争,
以便销售我们的剩余产品。”第二年,布鲁克斯·亚当斯在他的有影响的分
析著作《美国的经济优势》中提醒他们说,这个最重要的市场就是中国。“东
亚是所有富有生气的国家抓住不放的俘获物,”他写道,指出英帝国已经“筋
疲力尽”了,在一场在他看来将是俄国和美国争夺亚洲大陆的资源的摊牌中,
美国必须继承英国的角色,充当敞开中国贸易门户的保证人。
随着与欧洲列强的竞争愈演愈烈,英国政府确实感觉到它在远东的责任
是沉重的负担。同年,德国海军开始挑战。由于英国正在南非同荷兰人后裔
布尔人交战,阿瑟·鲍尔弗首相的保守党内阁在一八九九年确认英国“还没
有准备好去承担统治三分之一的中国的责任”。由于美国对于它同这些扬子
江流域省份保持自由贸易关系也很感兴趣,于是英美在伦敦和华盛顿举行了
秘密会谈,讨论如何使有着“特殊关系”的英美两国在远东结成更正式的联
盟。然而,即使亲英的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也意识到:鉴于美国政策的现实,
任何超越公开承认的“ 友好谅解”的事情都将是“一场空梦”。
海约翰国务卿于是提出一项外交倡议,通过这顶倡议,他希望美国能够
说服世界上竞争的列强同意不分“势力范围”继续奉行在中国进行自由贸易
和投资的门户开放原则。一八九九年春华盛顿发出照会,要求承认在中国自
由经商的权利。反对扩张的民主党人立即指责这个政策是“理想主义的帝国
主义政策”,是美国为了建立与其说是政治霸权倒不如说是经济霸权而故意
披上的一层伪装。但是,正如伦敦的《泰晤士报》一语道破的那样,反对意
见销声匿迹了,因为“即使反对帝国主义的人也欢迎不是征服领土而是发展
商业的帝国政策”。这正是俄国人所担忧的。第一次“开放门户”的照会在
圣彼得堡受到冷遇,因为它被人为是英美破坏满洲铁路计划的卑鄙阴谋的一
部分,沙皇希望依靠这个计划来控制这个矿产丰富的省份。英国政府对美国
的倡议所表示的热烈欢迎,证实了俄国的这个看法。约瑟大·张伯伦称海约
翰的计划是“最崇高的事业”,并且提议现在应该让星条旗和米字旗在盎格
鲁撒克逊联盟上空一起飘扬。
尽管这个英美统治下的和平将仍然是非正式的,不会得到承认的,但在
海约翰开展外交攻势的时候,这个和平的默默的存在却帮了他的大忙。美国
大使费了一番口舌,总算使法国和德国作出了多少是有利的反应,然后美国
可以把它们的反应夸大,以便胁迫俄国人就范。一九○○年三月,海约翰成
功地发动外交攻势,第二次发出照会说,所有的大国现在都承认建议提出的
原则以及中国的领土完整是“确定的不可更改的”。没有人揭穿这个照会的
虚张声势。美国接着发出第三次照会,确定了门户开放主义,没有哪个国家
提出异议,因为它是在一九○○年七月发出的,在此之前爆发的义和团起义
威胁着在华的所有外国利益。
当时的形势和美国耍弄的外交手腕使美国能够确立重要的国际政策原
则,美国扩张主义者相信,只要能够坚持门户开放,这个原则就能确保美国
在中国市场上的经济优势。布鲁克斯·亚当斯高度赞许海约翰国务卿卓有成
效地“使门罗主义工业化”的原则在一九○一年被普遍接受,那一年,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