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刺激性。为了缓和国民的紧张情绪,威尔逊迫使加利福尼亚州议会取消了
禁止日本人拥有土地的法案。但是,在太平洋危机被一九一四年八月爆发的
欧洲战争冲淡之前,华盛顿和东京之间一直彼此怀着敌意。
美国表面上保持中立,但威尔逊政府“不让德国打赢这场战争”的决定,
突出表明英美两国的利益是非正式地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后来,由于日本在
其海上盟国英国的鼓励下,“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接管了德皇在中国
青岛的基地,夺取了德意志帝国在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的领地,太平洋
地区的局势发生了变化,美英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了。
力量对比的这种巨大变化导致日本帝国海军占据了美国通往菲律宾的航道两
侧的一些据点。日本政府大胆地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明确要求把其势
力范围扩大到山东、福建、满洲南部和内蒙古,并坚持要在中国政府里安插
“顾问”。日本这种想趁欧洲战争之机改变门户开放政策,把华北各省变成
其附属国的企图,遭到了各国异口同声的反对,领头的则是美国。在盟国英
国和威尔逊总统(他宣布美国必须“维护中国的主权”)施加了最大压力之
后,东京才撤销了这些要求。
太平洋危机和大西洋彼岸德国潜艇战的日益扩大(一九一五年德国潜艇
击沉了“卢西塔尼亚号”轮船,,终于使国会认识到美国必须为战争作准备,
国会并且呼吁建立一支“首屈一指的”海军。一九一五年,威尔逊政府授权
海军部部务委员会制订一项建造一百五十六艘军舰的计划,要使美国在五年
之内拥有“一支世界上无敌的最强大的海军”。一九一六年六月英德舰队在
日德兰海域爆发大海战,两个月后美国国会通过这项法案时,又把时间缩减
为三年。
德国由于没有能够打破英国皇家海军的洋面制海权,因而重新强调潜艇
战。威尔逊力图限制德国发动潜艇袭击,德皇对此的反应模校两可,这使得
美国同德国有可能发生的战争更加迫近了;威尔逊在一九一七年四月重新当
选总统之后,这种可能性成为事实了。由于美国缺乏两洋作战能力,因此排
除了同日本对抗的可能性。威尔逊宣称,美国之所以参战,是因为“必须保
障民主在世界上无受害之虞”。他派遣一支强大舰队火速越过大西洋,同驻
扎在斯卡帕弗洛的英国皇家舰队会合。鉴于这种情况,美国有必要同日本达
成和解。国务卿罗伯特·蓝辛和日本大使石井菊次郎怕爵匆匆忙忙地在华盛
顿举行外交谈判,又签订了一项貌合神离的协定。该协定千一九一七年十一
月公诸于世,它重申“门户开放”,而美国对日本攫取的领地予以认可,并
承认日本在中国拥有“特殊利益”。
这种把东京和华盛顿之间的根本分歧掩饰起来的做法,避免了太平洋地
区的一场战时危机。威尔逊总统希望一九一九年的凡尔赛和会能导致世界各
国在国际联盟的倡导下实现普遍裁军,但由于日本坚持要继续控制德国昔日
的领地和继续驻军西伯利亚(表面上是为了援救白俄部队),并且美国的盟
国强迫德国接受极其苛刻的条件,威尔逊的希望化成了泡影。
几个月的争吵将使威尔逊提出的乌托邦式的十四点计划付之东流。分歧
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日本不仅要国联同意把它从德国手里夺取的加罗林群
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交给它托管,而且硬要控制山东。英国已经
同意支持日本的这些要求,交换条件是日本帝国海军在地中海帮助它对付德
国潜艇。美国的反对却丝毫没有因为澳大利亚受权托管新几内亚、俾斯麦群
岛和所罗门群岛或新西兰将治理毗邻的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而减弱。
日本扬言要退出凡尔赛和会,如果它真的退出,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的和
会就会不欢而散。在这种情况下,威尔逊最后同意止日本继续控制山东半岛,
条件是日本保证对山东的占领是暂时的。威尔逊希望这样能拯救国际联盟,
他相信国际联盟能够使日本遵守撤走的承诺并约束日本的“普鲁士式的军国
主义”。这个让步是灾难性的,美国的观点是“中国不应该受日本压迫”,
而且威尔逊已把这种观点告诉了盟国领导人。美国总统乘船回国后发现,以
亨利·卡伯特·洛奇为首的共和党参议员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反对美
国加入国联,而总统却不明智地硬要把国联同媾和条款联系在一起。为了争
取国民支持凡尔赛和约,威尔逊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说,途中不幸中风。病魔
缠身的总统看到,他的由美国领导全世界建立集体安全的理想已经破灭。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