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炸毁。
日本人大力增援百武将军的企图全部失败了,只有十吨物资和二千人的
部队被送上了岸,而付出的沉重代价是:损失了几十架飞机、两艘战列舰、
一艘重型巡洋舰、三艘驱逐舰和十一艘运输舰。山本海军大将至此认识到,
联合舰队再也承受不住如此沉重的代价去支援陆军的作战行动了。“东京快
车”计划虽然仍在执行,但是只能运进少许增援力量和物资,以维持留在已
被日本人称之为“死亡之岛”上的三万二千人的部队。
十一月十三日、十四日和十五日发生的海战标志着一个决定性的转折。
“最后一次大规模增援瓜达卡纳尔岛的努力结束了,”田中说。他对失败“感
到负有重大责任。”据后来缴获的一份日本军官的文件透露,他预见到“能
否再次攻克瓜达卡纳尔岛以及为之而展开的重要的海上战斗,是通向胜利之
路的三岔口,这对他们或我们都是如此。”
哈尔西对此表示同意。“如果挡不住的话,敌人必将南进,或者切断我
们联结新西兰或澳大利亚的供应线,并将它们围困住,”他在论及这场以近
藤于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凌晨撤退而告终的决定性的海战时这样写道,
“在此之前,他一直随自己的意向挺进,在此之后,他只能随我们的意向撤
退了。”瓜达卡纳尔岛守住了的消息传到美国后,人们欣喜万分,热烈庆祝。
在哈尔西的家乡新泽西州更是无比欢腾,在专门向他祝贺的十二月二十四日
那天,当地教堂的钟声终日不息。金海军上将建议总统以第四颗将星授予南
太平洋司令。哈尔西则以“干得漂亮”的信号嘉奖全体部下。在他看来,最
衷心的祝贺是范德格里夫特将军发来的,这位将军在向海军祝贺的电报中
说:“卡克图期全体将士高举经过炮火洗礼的钢盔,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第二十章“开始的结束”
瓜达卡纳尔岛外三天海战取胜,使同盟国光辉的两周胜利达到高潮。这
些胜利使得一九四二年十一月的头两周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十一
月三日,战争的优势开始从轴心国转向同盟国——在阿拉曼,蒙哥马利将军
历时十天之久的坦克和炮兵的进攻最后突破了隆美尔的防线,迫使“非洲军
团”溃退,挽救了中东。五天以后,“火炬计划”的登陆行动使美国军队在
摩洛哥介入了欧洲战争,为在北非最终打败轴心国开辟了道路。十一月十三
日英国第八军的坦克收复了托布鲁克,一个星期后,斯大林格勒血战达到最
高潮,当时穿过废墟瓦砾突进到离伏尔加河仅一个街区的德军正被日益猛烈
的红军反击赶了回去。
“在过去的两周内捷报频传,这场战争的转折点看来终于到来了,”十
一月十七日罗斯福总统在纽约的一次演说中这样宣布。
“现在我们没有时间干别的,只有为争取胜利而战斗,”他谨慎地提醒
美国人,同伦敦的温斯顿·丘吉尔的谨慎的乐观完全一致,丘吉尔善辩地说:
“现在,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也许只是开始的结束。”
对于新几内亚的日本人来说,结束的开始紧接着所罗门群岛战役的胜利
也到来了,十一月十七日,美国和澳大利亚军队从米尔恩湾沿巴布亚北海岸
向布纳和戈纳的日军基地发起进攻。
麦克阿瑟计划这次进攻,是为了增援在科科达山道上作惩罚性进军的澳
大利亚部队,他们正沿这条山道,浴血奋战把日军一英里一英里地往后赶。
自从九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以来,顽强的掘井将军就一直在奋力抗击,为延迟
后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的南海分遣队已经越来越疲惫,但他还是组织了
一系列坚决的抵抗,并得到了来自布纳的生力军的支援。十月二十一日,他
们在约拉狭道上方的制高点上用临时凑集起来的木头和泥土垒起地堡,建立
一个据点。整整一个星期,日军顶住了澳大利亚第十六步兵团的进攻,后者
的大炮是卸成零件后由骡子队和本地脚夫从莫尔斯比港拖着翻山越岭运上科
科达山道的。
“该死的山道”所受到的唾骂和诅咒比敌人还要多。“湿漉漉”——这
是澳大利亚步兵对雨季形象的称呼,现在雨下个不停,使得蒸笼似的山坡更
加象个地狱。五分钟之内下一英寸滂沱大雨并不鲜见,倾刻之间使蜿蜒的隘
路变成深可没膝的黑泥淖。士兵的军靴一个星期就烂成了破片;潮湿使疟疾
的痛苦更加不堪忍受;在裸露的手臂和腿部上长满了疼痛难熬的丛林疮;成
群蚊蚋日夜叮咬。食品总是短缺,因为第五航空队每天空投的给养——以澳
大利亚土话说“饼干箱掉下来了”——掉得到处都是,要到丛林中去找,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