艘舰只组成两大进攻舰队,准备从塞班岛利乌利西珊瑚岛的集结地区向北航
行。米彻尔的第五十八特遣部队的十六艘航空母舰和八艘快速战舰,以及他
们的许多护航巡洋舰和驱逐舰,比两栖轰击部队提前出发,去向日本海岸开
头几炮。与此同时,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上的斯普鲁恩斯决定,计划中
的空袭东京,必须在二月十六日进行,不顾目标上笼罩着很厚的云雾。日本
首都遭受到轰炸,在周围的飞机场上有三百多架飞机被炸毁。
硫黄岛
第二天上午,《纽约时报》的大字标题说:“美国舰队的一千二百架飞
机袭击东京,同时大批舰只和飞行员轰炸硫黄岛,”当时米彻尔的快速战舰
和“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正以全速向南行驶,去联合布兰迪少将的轰击部队,
这个部队早已开始了殊死的进攻。然而,大雨和雾,如上猛烈的高射炮火,
使得第一天的轰炸效果不佳;分配给战舰大炮轰击的七百五十个目标中,只
打到十七个目标。第二天,登陆艇配备炮火,为游往滩头堡开路的水下爆破
组进行掩护。登陆艇把隐蔽得很好的大炮炮火吸引过来,炮队的指挥官以为
进攻一定是开始了。十二艘支援登陆艇中有九艘被击坏,还有巡洋舰“彭萨
科拉号”也被损坏。
“在行动日黎明,硫黄岛水面看上去就象繁忙日子里的纽约港”,《哈
泼斯》月刊的目击者约翰·马昆德把他亲眼见到的情景写了下来,他曾经同
轰击部队在一起,记载了进攻舰队的到达。
几艘运输舰和三个师海军陆战队都在那里——一灰色的船只组成一个半
圆形,伸出七英里之远。在这个海上灰弧形圈里,由于变幻莫测的气候,波
浪起伏,各种舰只星罗棋布。
有坦克登陆艇舰队,满载水陆两用坦克和水陆两用运兵船;有中型登陆
艇;有较小的坦克登陆艇以及步兵登陆艇聚集在击毁物周围。舰只圈逐渐收
缩。小船正向外开,船上挂着旗,去标明集结点,登陆攻击波将从这些集结
点出发。场面看上去像是好莱坞影片,只不过这是要花三十亿,而不是三百
万的豪华片。那天在硫黄岛附近的舰只一定多达八百艘,还不算从大船放下
专的小艇。
九时正发动的第一次进攻应该到达海滩,但是在这以前,硫黄岛就已接
受最后一次洗刷。这块八平方英里的岛屿正等待着接受我们所能倾注的一
切,他们定已遭受了更多炮火,比起世界上任何一支海军曾向这么小一块地
方发射过的炮火都多。
扭歪了的硫黄岛看上去“好象是一个海上妖怪,小小的死火山是它的头,
海滩区是脖子,其余一切长满灌木丛的、褐色的峭壁是躯体”。硫黄岛在猛
烈的炮弹和炸弹下扭曲,炮火掀起了一大片灰色的尘雾,使第五两栖部队旗
舰“埃尔多拉多号”上的人看不见登陆海滩。特纳上将已经从工作过度和神
经疲竭引起的疾病中恢复过来,来到现场亲自观看他的计划的精确进行。海
军部长福雷斯特尔、他从前是海军军官,也到船上激动地观看集中了这么强
大的海军。当北方吹来一阵清风,将小小的云朵从碧空中驱散时,特纳下了
那道如今十分出名的命令:“登陆部队登陆!”一批批的登陆艇和水陆两用
车辆波浪翻腾地开往海滩,但是当它们登陆时,有素的训练失灵了,因为他
们的履带在细粉沙土里直打滑,刚出水边就不能前进了;从摺钵山斜坡上打
下来的炮弹和迫击炮冲散了前进部队,摺钵山的斜坡上炮火闪闪发光,好象
一颗圣诞树。
日本守军显然并没有被二万发海军重炮弹和数千吨炸弹所消灭。他们从
山洞里冒了出来,一批接一批地向着第一次进攻波中正在上岸的九千名海军
陆战队员冲下来,他们似乎对于美军的轰炸和炮击毫不在乎。
“好吧,准备好立刻撤出这个该死的地方,”托马斯·沃纳姆上校命令
他的第二十七海军陆战团,同时他们的水陆两用车辆穿过泡沫涌涌的浅滩前
往红滩。过了几分钟,《纽约人》周刊的记者约翰·拉德纳趴在地上了,身
体紧压在滚热的黑沙上,跟挤在身旁的几百人一样,但这些人至少还可以用
步枪向日军回击来安慰自己。“当你不再奔跑或挣扎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刻
迫击炮弹在呼啸,炮弹在你跟前落下爆炸。在一号和二号红滩的周围,士兵
们象我们那样躺在战壕里,倾听着炮弹声,挖掘着或者把自己的身体紧紧地
贴着周围的沙子。我们足足地被困了大约四十分钟。”
别的部队进展较好。第二十八海军陆战团的B 连在坦克的援助下冲出一
条路,不到九十分钟,越过了硫黄岛这块排骨的一千码宽的“骨头根”,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