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英]约翰·科斯特洛【完结】(47)

  了间谍大王理查德·佐尔格从东京发回的报告,英美方面从这些情报中推断

  出将要发生的情况,并多次提醒斯大林,但红军在指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和

  基辅的三支执行“巴巴罗沙行动计划”的大规模闪电突击部队前顶,还是兵

  败如山倒。对于温斯顿·丘吉尔来说,希特勒进军东方是英国对德斗争的转

  折点。它使英国免受德国入侵的威胁,因此,首相要求全国赞同他提出同苏

  联结盟的建议。“我们决心摧毁希特勒及其纳粹政权的残渣余孽。对此我们

  决不动摇,决不动摇!”然而,斯大林对此壮举,以及对于罗斯福不顾美国

  反共情绪的阻挠,表示提供租借援助的给人以同样深刻印象的建议,却迟迟

  不作答复。

  纳粹元首早已计划要从地球上铲除布尔什维克,这次战争虽然在最初几

  个星期里取得了惊人的军事胜利,在外交上却是一场惨败。尽管希特勒向墨

  索里尼保证,这将“极大地减轻日本在东亚的压力,日本可以腾出于来进行

  干预,对美国的行动构成更大威胁,”但这次战争却更加激励了美国的决心。

  希特勒大大估计错误。进攻俄国差点破坏了三国条约。日本正是依靠这个条

  约,谋求德国帮助日本同斯大林维持良好关系,以便消除来自西伯利亚的威

  胁,使日本的陆海军可以集中力量南进。近卫首相觉得受了欺骗,因为德国

  人显然不相信他们的轴心国伙伴,没有把“巴巴罗沙行动计划”提前告诉他

  们——尽管他自从接到驻柏林大使大岛四月份的一份报告以来,已经作了最

  坏的打算。那份报告说,“德国相信它能打败俄国,它正准备随时打仗。”

  外相强烈主张遵照希特勒的旨意,向符拉迪沃斯托克发动进攻,然后北

  上,进攻俄国腹地。这个主张在日本内阁引起了意见分歧。刚愎自用的松冈

  背弃了他最近向斯大林许下的诺言,急忙跑到皇宫,企图说服天皇支持进军

  西伯利亚。但他和他的同事丢了脸,人们叫他“希特勒的听差”。陆军参谋

  本部无意同苏联的坦克和飞机较量,除非他们可以肯定德国人已经击败苏联

  红军,使之处于失败的边缘。海军军令部坚决反对在北方开战,因为他们的

  计划适应迅速南进,夺取荷属东印度的石油资源,一旦外交活动失败,要使

  日本不依赖美国,就需要这些石油资源。

  这的确是一九四一年六月底可能出现的结局。日美双方秘密谈判了两个

  月,并没有接近于达成和解;实际上,双方由于立场更加强硬而相距愈远。

  在实施入侵俄国的“巴巴罗沙行动计划”的前一天,美国拒绝了日本的最新

  建议。六月二十一日,国务卿对野村的照会作了答复:东京关于由日本军队

  保护中国独立的计划是不能接受的。将来要继续援助国民党人,一旦达成某

  种解决办法,日本就应退出三国条约。

  赫尔坚定地重申了美国的立场,同时提出对日本政府的诚意表示怀疑的

  口头照会,断然指出:“某些有影响势力的日本领导人,正死心塌地奉行一

  条支持纳粹德国及其征服政策的方针”。松冈把这看作是对他个人的侮辱,

  他估计日本现在没有其他出路,只好与希特勒同命运,他利用这个作借口,

  ① Ultra,盟国截听敌通讯密码的情报机构代号。——中译本编者

  中断了同美国的进一步谈判。但德国在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后入侵苏联,打乱

  了他的计划。外相要求立即进攻俄国,首相在日本内阁的支持下表示反对,

  并开始考虑如何尽快恢复华盛顿会谈,以避免卷入战争。这并没有使松冈因

  此而罢休。“日本正在准备应付有关苏联的各种可能的突发事变,以便同她

  联合起来粉碎共产主义的威胁,”六月二日松冈致电驻柏林的大岛大使。大

  岛大使奉命转告里宾特洛甫:“日本政府已经决定夺取法属印度支那的‘作

  战据点’,以使日本能对大不列颠和美利坚合众国进一步施加压力,”大使

  以此作为日本“对共同战线的宝贵贡献”,他保证:“当你们德国人同俄国

  人打仗的时候,我们日本人不会采取骑墙态度。”

  华盛顿从“魔术”截收的日本致柏林的密电,以及指示野村大使澄清赫

  尔的最新立场的互相抵触的电报中,显然看出东京目前正在采取骑墙态度。

  罗斯福可以猜到日本领导集团正在乱哄哄。但他也要应付自己内阁中的意见

  分歧。

  六月二十三日,内政部长哈罗德·伊克斯要求立即实行石油禁运,因为

  “日本正在注视着俄罗斯所发生的和西伯利亚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不想贸

  然对荷属东印度采取敌对行动。”作为“石油协调入”,伊克斯极力主张现

  有的每艘油船向英国供应石油,但对日本人要采取强硬政策,因为石油是“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