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马丘·比丘对世人总有着一种特殊魅力。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丘·比丘就
处于一个恐怖组织烦扰的地区,但它仍不失为秘鲁的旅游胜地之一。
马丘·比丘的巨大魁力部分来自于一位发现它的历史学家的精彩故事,就像斯蒂文
·斯皮尔伯格制作的影片中精神抖擞的印第安琼斯那样,这位历史学家也是一位戴着宽
边帽、帽沿下垂,穿着卡其布茄克衫的冒险者;而另一部份的魅力,则来自于马丘·比
丘的环境,它颇具特色地处于两座绿色险峰之间的一处高地上。在西班牙人入侵时期前
后或更早一些时期,马丘·比丘似科潘城一样就被它的建设者们抛弃了。西班牙人没有
在马丘·比丘进行劫掠,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过它。在西班牙的编年史上也没有提
到过这个神圣的隐密的场所以及它在印加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一切都隐藏在神秘的云
雾之中。当今,马丘·比丘以其独特的山顶建筑和世界上已知的最庞大帝国之一的遗迹
而屹立于世上。
第十二章 吾珥(Ur)对《圣经》的注释和证实
令人吃惊的是,这一切都出现在“创世纪”所说的年代,这是
人类的黎明时期。《圣经》中大洪水、诺亚方舟的故事,在吾
饵的出土物中得到了证实。
《圣经》中的大洪水、诺亚方舟的故事在我的出土物中得到了证实,可以肯定,
诺亚的后代就是当时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
——吾珥王陵发现者 伍利
考古学者们对坟墓情有独钟。他们已经知道死者的埋葬方式可以告诉人们许多古时
人们的生活信息。以宗教祭品和人工制品同死者一起埋葬,显然是人类一种非常古老的
风俗。考古学家们在一座发掘的史前的墓藏中发现了绘画或花纹痕迹,它向我们表明人
们在开始耕种或聚居城市之前的数千年就已经对仪典感到兴趣了。
在世界各地崛起的多种文化都伴随产生了精心安排的葬礼仪式,或许他们认为通过
这些仪式死者就能够平安顺利地走向来世。死者,尤其是王室成员或贵族死者都会有大
量的物品随之埋葬。所以,一处埋藏遗址的发现就总会成为考古者在发掘活动中最令人
兴奋的一件事了。
当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1880~1960)在1922年在伊拉克南部发掘一座大型
古墓的初始,他无法预知会有什么发现。这个高达60呎的坟堆位于伊拉克南部距幼发拉
底河12哩处,早已知道这一地区有较多的早期历史文物。历史学家称誉美索不达米亚地
区为富藏古代文物之乡。在十九世纪中叶,一些旅游者和考古者就已探查过美索不达米
亚的奥秘。早在1854年一位英国外交官T·E·泰勒就已经探察过伦纳德·伍利将要去研
究的这个坟堆了。泰勒曾经发现过一些小型雕刻有楔形文字符号的园筒状陶瓷器皿,这
种形状的文字符号已知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被考古学家们称之为基础物的就是这种刻
有楔形文字的园筒形陶器。它们被埋在一建筑的角落,是用来记载巴比罗尼安的工作的。
英国一位曾经帮助破译这些符号的楔形文字专家——享利·克里施韦克·罗林森读到了
被泰勒发现的皇家陶制园筒上的文字记载。罗林森确认这个坟堆就是吾珥遗址。吾珥是
在圣经创世纪(基督教《圣经》中《旧约全书》的第一卷)一卷中提到的一座古城,这
里是亚伯拉罕(基督教《圣经》故事中犹大人的始祖)的诞生地。
在泰勒考查之后,吾珥仅引起个别考古学家的关注。直到1922年伍利考察队进驻之
后,吾珥才成为了大规模系统发掘的目标。与泰勒和许多其他十九世纪文物收藏家不尽
相同之处是伍利并不是一位单纯的仅仅热衷于遗迹探索的人。在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和
追求真知方面伍利都做出了极大努力,他担任了由英国博物馆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
学赞助的一支组织严密的现场考察队的总监,他们的目的不是要去寻找令人称奇的或价
值高昂的古代文物,而是要运用在二十世纪早期发展的考古学原则去进行发掘。这些新
技术包括地层学的应用,即是根据古代文物被埋藏的土层来确定这些文物的年代;以及
分区标绘测定法,即在发掘遗址时以纵横线条形成格栅来复盖全部遗址,这样就可以使
每一个被发现文物的位置都能精确地标绘在图纸上。
伍利虽是考古的新手,但他却说:“我们的目标是去获得历史,而不是要去找回各
种混杂一堆的珍品用来充实博物馆的陈列架。”他确实实践了他的诺言。他密切地监视
着当地雇员的挖掘工作,以确保在遗址现场的发掘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然
而这种耐心细致的工作也远不是枯燥乏味的。在吾珥的发掘早期就展现出在公元前6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