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进一步恶化,过分地放牧羊群使灌木林和草地也消失了,这个地区逐渐沦为沙漠。
科学家们认为环境恶化是导致佩特拉衰亡的因素之一:当周围的环境再也无法为庞大的
人口提供足够的食物和燃料时,城市就彻底消亡了。
佩特拉如同一本仅被读过几页的书,在发现拜占庭教堂之后不久,菲玛又留意到了
一根拔地而起的花岗岩石柱。“约旦国境内没有花岗石,”他对来访者解释道,“肯定
来自埃及。看着那根花岗石柱,我常常在想,地下面究竟埋藏着什么。一座皇宫?一座
教堂,无论你走到佩特拉城的何处,你都会面对这样一些谜。”
未来几十年将向我们揭示更多有关佩特拉从史前到伊斯兰时代的历史。“佩特拉城
几乎还未被人触及过,我们期望会有许多惊人的发现等待着我们,”ACOR总裁于1994年
这样说,“这是个一流的考古地,一个中东最大的考古宝藏。”
第二章 尼尼微(Nineveh)古亚述王朝兴衰的秘密
位于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被考古学家们视为文物的“富
矿带”。法国医生兼昆虫学家波塔,在此成功发掘出亚述故宫
——尼尼微城,并首次证实了《圣经》中史料的真实。
耶和华必伸手攻击北方,毁灭亚述,使尼尼微荒芜,干旱如旷野。
——《圣经》
19世纪的欧美人对遥远的过去越来越感兴趣。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间的土
地”的地区,以一种特别的诱惑力,使欧美人疯狂。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边界
的美索不达米亚(当今的伊拉克境内)是众所周知的古代文明之乡,这种文明在希腊史
学家们的著作和圣经的《旧约全书》中都被谈及过。那些老于世故而又颓废的巴比伦人
和凶猛好战的亚述人的故事使欧洲人如痴如醉。虽然古巴比伦仅残留下一个土丘,可它
的地点却无人不知。但是其他一些远古城市,比如尼尼微又在什么地方呢?这座非凡的
城市曾在《圣经》中被描述过,说它曾是向以色列部落和犹太部落交战的国王辛拿切利
甫的首都,可是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什么地方才能寻找到它呢?
自16世纪以来,美索不达米亚一直属于奥斯曼帝国,可是,由于受到君士坦丁堡
(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君主的极大忽视,它事实上已沦为了帝国的一块充满邪恶的死角。
偶入此地的少数外来人发现自己常深陷困境,受到各种干扰。在这里,土匪抢人,酋长
好斗,地方官员受贿,政府官员腐败;沙漠灼热,狮子四处觅食;霍乱、痢疾一类的传
染病到处流行;美索不达米亚危机四伏,去那里旅行简直就是冒险。然而,仍有一些胆
大好奇者冒险探索了这块历史上有口皆碑的胜地。
最早的一位探险者是一位名叫皮托·德拉·凡勒的意大利人,他于1616年进入美索
不达米亚。凡勒安全返回了欧洲,并带回了许多巴比伦遗迹中的纪念品,其中包括欧洲
人首次见到的一种新的文字样本。这种文字呈楔形符号,刻在陶碑上,后来被称为楔形
文字。
1756年,丹麦国王派遣了一个6人科学考察队去中东地区,其中5人暴病而亡,只有
卡什登·尼伯1人设法到达了玻塞玻利斯——具有2000年历史的古波斯人的首都(如今
的伊朗境内),他返回欧洲时,带回许多在该地找到的楔形碑文,这些碑文于1772年发
表,为后来奋力破译楔形文字的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碑文中使用的一种语言被证
实是古波斯文,已经以另一种文字形式为人所知。19世纪初,研究者们开始翻译古波斯
人的楔形文字。
与此同时,欧洲势力决定与奥斯曼帝国建立更近一步的贸易与外交关系。1802年,
英国正式在美索不达米亚设置了称为领事的代表。6年后,这个位置由22岁的克劳蒂·
詹姆·利奇接任,利奇既是学者,又是外交官;他对古代史和古遗迹也极感兴趣。他就
任领事期间,英国在巴格达的官邸成了考古活动的中心。
利奇绘了巴比伦遗迹的素描,收集了楔形文陶碑,出版了关于巴比伦研究的学术论
文。然而,利奇的兴趣并非只在巴比伦上,他还梦想能寻找到消失了的尼尼微城。1820
年,他考察了巴格达以北,莫索城外,镇守底格里斯河两岸的2座土丘。在一座叫库羊
吉克的土丘顶上,他发现了破碎的陶器和一些刻有楔形文字的陶砖。可是利奇还未来得
及发掘土丘就死于霍乱病,他在波斯照料一个霍乱病患者时不幸染上了这种疾病。
利奇的遗孀将他的楔文陶板都卖给了伦敦大英博物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们很快
就开始就其中一些苦苦钻研。
然而,对楔文突破性的破译不是发生在宁静的博物馆里,而是在波斯的岩石山峡中。
它的发现者是享利·罗林逊,一位由士兵和运动员转而从事考古的学者,他对楔文的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