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切实依靠广大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求实的科学态度,深入调查
研究,为发展我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做了大量工作,起了重要作用。他
德高望重,从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成立时起,便一直被推选为会长。他在1982
年退居二线之后,鉴于他具有难得的博学多才,中央委以领导国家古籍整理
出版规划的重任,他则不顾80岁高龄,为此倾注了极大心血,做出了卓越贡
献,开拓了弘扬民族文化的新局面。他的逝世,是古籍整理工作方面难以弥
补的巨大损失。
一氓同志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贯穿着他的一生。
顾全大局襟怀坦荡
一氓同志的最大特色,是胸怀坦荡。他顾全大局,能上能下;敢于负责,
又善于纳谏;疾恶如仇,待同志则十分宽厚;作事大胆果断,又能认错改错;
为人刚直不阿,处事公允廉洁,从不宣扬自己,不摆老资格,却时时记着他
人的功劳。一氓同志的这些高尚品德,有许许多多的事例。
从一氓同志的简历可知,他虽然是一位资历很深的老同志,但是职务上
上下下变动是很多的。对于组织上的安排,他总是欣然接受,从无怨言,小
平、陈毅同志曾经称赞他“很开明”,“不计较个人”。他在瑞金时期已身
负国家保卫局部长的要职,而在长征途中则一度担任由团中央、妇联、工会
和一些老同志组成的特种连指导员。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过苏皖边区政
府主席,不两年又去担任旅大区党委副书记。新中国成立之后,职务变动也
较多,但他总是愉快地在不同岗位上竭力奉献,做出成绩。
与一氓同志一道工作的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他敢于负责,颇
有气魄。对上,他能直言不讳,不说违心话,勇于直接把自己的见解报告中
央。对工作,雷厉风行,从不拖拉,而且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这是基于
对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对党的托付毫不苟且。同时,他又一点也不专横,非
常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包括资历比他浅得多、年龄比他轻得多的同志的哪怕
一孔之见。大家称赞他从善如流,公道正派,可敬可亲,把他看作是一位既
严格又宽厚的长者。与一氓同志共事,同志们总觉得工作起来痛快,思想受
到启迪,问题解决及时,自己也得到提高。
一氓同志是真正做到疾恶如仇的。他当年对张国焘是这样,对“四人帮”
也是这样,他常常以幽默的讽刺鞭挞敌人。他在被“四人帮”关押期间,要
他以自传形式写交代材料,规定了3个条件。第一条就是不准“丑表功”。
他诙谐他说,“既然是受审查写的自传,这自然就是‘供词’。供词是供认
你有什么罪、你有什么错,当然不是要你供你有什么功,你有什么劳。所以
它的第一条不准是有它的道理的。”一氓同志还对在“四人帮”淫威之下攀
诬同志的人,予以应有的谴责;对于在历史上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同志,敢于
声张正义。
----------------------- 页面 207-----------------------
一氓同志对于同志,对于战友,对于为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的人,
怀有极为深厚的感情。在他临终前不久完成的长达30万字的回忆录中,无一
处自我炫耀,但又借各种场合,以动人的笔触,高度赞扬那些他所熟悉的为
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他将自己1934年1月7日为纪念钱壮飞烈
士以邓发名义写的、至今镌刻在瑞金纪念塔上的热情悲壮的赞诗,恭敬地抄
录其中。这里不妨再举一件事。1948年夏天,胡愈之同志经过大连准备去河
北平山找党中央。一氓同志同他谈起战争形势。胡愈之从军事形势和人心向
背诸因素分析,认为解放战争胜利不需要两年,大概再有一年就行了。一氓
同志听后“大为欣喜”,建议他“一定要把这个看法告诉毛泽东同志和党中
央”。后来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11月14日以新华社评论名义发表的《中国
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使用了这样的说法:“原来预计,从1946
年7月起,大约需要5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
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
从根本上打倒了。至于在全国一切地方消灭反动势力,完成人民解放,则尚
需较多的时间。”李一氓同志认为,毛泽东同志作出这样振奋全国人心的科
学预言,包括他吸收了胡愈之同志的意见。他称赞胡愈之同志对党的贡献。
一氓同志平日不苟言笑,但待人平易可亲,颇有风趣。许多职级不等的
同志向他要毛笔字条幅,他总是欣然挥毫相赠。他的正直廉洁,传为美谈。
他生前将自己多年收集、珍藏的古字画,捐献给国家。他对子女要求极其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