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没有一个搞过特殊化,至今都是普通一员。一氓同志对弄虚作假、以权
谋私、“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从来是鄙视、抵制的。
一氓同志心胸坦荡,回忆录中对于自己在皖南事变时的教训,多次作自
我批评,态度磊落。他作为见证人,无私无畏地澄清了“四人帮”采用移花
接木手法所制造的所谓“伍豪”事件,为粉碎“四人帮”反对周总理这一罪
恶阴谋立了大功。
一氓同志在他朴实无华的回忆录中,却把自己的整个革命历程说成“是
很平庸的”。这是过谦之词。但这也再次证明了他严于律己的美德。
治学严谨学识渊博
一氓同志年轻时便以党内、军内的才子著称。在他一生活动中,就文化
领域而论,涉及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和诗歌的翻译、古典诗词创作和校注、
文学和书法艺术著述以及京剧、词典、版画、碑帖等方面的评论。古典诗词
造诣尤深。他还就国际问题、哲学问题、历史问题、党建问题和经济问题写
过不少专文。早在1939年《抗敌报》上发表的长篇论文《漫谈苏联红军向波
兰进军》,立论正确,见解新颖,当时对于澄清思想认识曾起过重要影响。
直至晚年,他还不断地对当代国际关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潜心研究,并
带领同志们写过一批很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他在建国后已经和即将出版的专
著有《一氓题跋》、《花间集校》、《存在集》、《诗集》、《续存在集》
等。他早期主编过杂志《流沙》和《巴尔底山》,间世的译著有《马克思恩
格斯合传》、《马克思论文选译》、《新俄诗选》等等。他的许多著述,尚
待整理出版。作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一氓同志有其特色。
他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在戎马倥偬和公务繁忙
之余,他从不间断地学习。他能随遇而学,孜孜不倦。在陕甘工作期间,他
对毛泽东主席用浅近文言写的《致东北军五十七军军长董英斌的公开信》的
遣词用句、谋篇布局非常欣赏,读了一遍又一遍。到了鄜县,自然而然地想
----------------------- 页面 208-----------------------
到杜甫的《月夜》诗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并加考证。去瓦窑
堡过延长,便联系沈括《梦溪笔谈》中的“鄜延境内有石油”,对石油旧称
“脂水”又作一番查考。开辟工作去宁夏,对当地野草根甘草成为中药的由
来,加以研究。在皖南期间,新四军军部迁到歙县的岩寺,又想起明朝李日
华《礼白岳记》关于岩寺的记载,有所抒怀。去到苏北,乘分配工作前之空
隙,精读《资本论》。在苏皖边区,开始搜集字画、瓷器,偶获刻有“小松
所得”字样的笔筒,系黄小松遗物,爱不释手,相伴终身。
一氓同志勤于笔耕,直到晚年,仍保持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撰写文章的
习惯。他思想锐敏,才华横溢,有着惊人的记忆力,都是同这样勤奋分不开
的。1981年,他曾亲自主持将外国出版的数十本含有反华内容的书摘编成
册,并在青岛休息时写了一篇气度恢宏、以理服人的前言。他年事已高,视
力减弱,那些手迹仍苍劲浑厚,显出颇深的书法功底。他的著述,有许多独
到的见解,文字清新活泼,不落俗套,自成风格。古籍专家们赞仰他“学问
可佩,为人严谨,言之有物,精彩难行”。
这里想起一件往事。1943年秋冬,他在苏北淮海地区主持工作时,为了
丰富文化生活,曾亲自组织一个京剧团。演出多彩多姿,十分活跃,颇受党
政军民各界欢迎。一氓同志本人还将当时在延安作为整风学习文献的郭沫若
同志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改编成京戏《九宫山》连场公演,作为整风学
习的一种辅助形式,曾轰动一时。
一氓同志非常尊重知识、尊重专家,注意培养人才。这是一贯性的,而
在古籍小组和中联部工作期间更有突出表现。他在领导古籍小组的工作中,
对专家学者十分尊敬,极为重视他们的意见,并为发挥老专家的作用竭力创
造各种条件,因而他本人也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钦佩和景仰。他还为培养专门
古籍人才作了规划,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在中联部工作的几年里,他注重德
才兼备,知人善任,妥善安排中年干部,积极扶持年轻干部,并提议拟定了
培训干部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以及从高校选拔优秀毕业生的长期安排。他还
热烈响应中央号召,及时主动退居二线,为中联部领导班子新老交替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
像一氓同志这样,既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又是一位阅历丰富、博
古通今的学者,这在我们党内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是一位真正的革命知识
分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