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面 210-----------------------
陈再道同志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得到了更充分的
表现。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陈再道同志由军长改任129师386旅副旅
长。同年10月,按照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他率领仅有5个连队组成
的东进纵队,由太行山区根据地奔赴冀南地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冀南
地区处于平汉、津浦两大铁路经过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可这里是
一片大平原,要在此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比在山地困难得多。同时,
这个地区不仅有日本侵略军,有被日军收编的伪军,还有上匪、会道门、游
杂武装。他们各霸一方,到处烧杀掳掠,社会情况复杂,秩序混乱,人民群
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陈再道同志紧紧依靠地方党的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
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使我军很快在冀
南站稳了脚跟。不久,成立了冀南军区,刘、邓首长又任命陈再道同志为军
区司令员,并派宋任穷同志到冀南军区任政治委员。经过他们短短几个月的
努力,协助冀甫地方党组织建立了二十几个县的抗日政权,地方武装由500
多人发展到1万多人,东进纵队也由原来的5个连队发展到3个团, 1938
年5
月,129师副师长徐向前同志来到冀南。在徐向前同志的直接领导下,
陈再道同志指挥东进纵队四处征战,积极打击日军,严惩汉奸,向敌人发动
强大的政治攻势,分化瓦解敌伪组织,建立抗日政权和群众团体,使冀南抗
日民主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到1938年6月,东进纵队3个团发展
到7000人,还建立了8个支队和一个独立团,共2万余人。冀南根据地的开
创、巩固和扩大,不仅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有力地支援了延安和太行等根据地,
而且为后来参加“百团大战”,粉碎敌人的多次“扫荡”、“清剿”和“铁
壁合围”,打下了良好基础,最终迎来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我军指挥员都是党指挥下的忠诚
战士。陈再道同志的一生,自觉地坚定地听党的话,对党赤胆忠心,党叫他
于什么,他就干什么,党指到哪里,他就打到哪里。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
期,他的工作经常调动,他都愉快地听从组织决定。解放战争时期,陈再道
同志先后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二纵司令员、中原野战军二纵司令员等职,在
刘、邓首长的领导下,他率部激战上党、邯郸,出击陇海路、定陶、巨野、
羊山集,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转战桐柏、江汉地区,决战淮海战场……
在这些战役战斗中,他始终听从党的指挥,以军事家的全局眼光和广阔胸襟,
积极率部完成本部队担负的任务,主动协同配合友邻部队作战。二纵主力在
鄄城战斗中,担负攻坚战斗任务很重,当六纵在打任庄的时候,苗庄的敌人
来援,给六纵造成困难。陈再道等二纵领导同志发现这一敌情,未等上级命
令,就立即机断行事,主动调所属五旅去打苗庄,使六纵顺利完成了战斗任
务。1948年我军进入全面反攻作战,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过去多以纵队为作
战单位的方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于是改变为以兵团或集团为单位作战,不
论是围歼战或阻击战,多是以两三个纵队为一个集团,往往根据部队所处位
置与作战任务来确定指挥关系。比如1948年4月,野战军决定由二纵和华野
十纵为一个集团作战,由十纵宋时轮同志指挥。后来为了配合粟裕兵团西进,
上级又命令由陈赓来指挥二纵、四纵和华野十纵以及桐柏军区主力。不久二
纵配合华野部队进行淮海作战,上级又决定中野的一、二、三纵队为一个集
团,统一由三纵司令员陈锡联同志指挥。无论指挥关系怎么变动,作为二纵
司令员的陈再道同志,总是从全局出发,自觉服从指挥,协同友邻部队,共
----------------------- 页面 211-----------------------
同完成任务。他曾说:“整个中原战场是一盘棋,在中原地区的两大野战部
队和各军区部队都要在这盘棋上活动,达到高度集中统一,特别是在大兵团
集体行动时更是如此。指挥员必须胸怀全局,服从大局,否则,就不可能和
敌人在中原决战。”陈再道同志在听党的话、维护我军集中统一的指挥方面,
确实堪称楷模。
陈再道同志虽然一直担任军事指挥员,但他一贯关心政治工作,重视部
队的思想建设。在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并且拖住了国民党三十
几个旅以后,部队根据中央军委和野战军的部署,利用大规模反攻的间隙,
进行了整党和整军,开展“三查”、“三整”和“三大民主”活动。陈再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