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纪实] 《宋任穷回忆录》作者:宋任穷【完结】
----------------------- 页面 1-----------------------
----------------------- 页面 2-----------------------
前 言
四、五年前,解放军出版社的同志约我写回忆录。他说:你参加革命的
时间长,应当为党史、军史留下一点史料,并借此缅怀先烈,教育后代。我
当时没有写回忆录的打算,婉言谢绝了。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完全从工作岗
位上退下来,想起这位同志的话,觉得有道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多年来,
走过的道路是曲折的,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取得的成就是
巨大的、辉煌的,举世嘱目。但是,我们犯的错误也相当严重,使我们的事
业遭受过大的挫折。我们这些参加党比较早的老同志,趁脑子还清楚的时候,
把以往的主要经历如实地记录下来,确是我们的责任。至于写出来后,能不
能起到出版社同志上面提到的那些要求,只有读者来评说了。
于是,遂请几位同志帮忙,由我口述,请他们整理成文字,并查阅一部
分历史档案,写出初稿,再经我审阅修改后定稿,因此,如有记忆失误和评
述不当之处,均由我负责。
这本回忆录,从我青少年时期接受革命启蒙教育走上革命道路起,写到一九六六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前。对这四十年的经历,不是作全面的记述,而是有重
点的追忆。对某个时期、某个地区、某个部门,一般只着重回忆某个方面或某几
个方面,对有些事或简略提过,或没有提及。因此,这本回忆录,严格说来,只
是我的回忆片断。
----------------------- 页面 3-----------------------
作者简介
湖南浏阳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党。曾任区农会委员长,县工
农义勇队中队党代表。参加秋收起义后,任红军连党代表,团、师政委。长
征中任干部团政委,到陕北后,任红28军政委、军长。1937年后,任129
师政治部副主任,东进纵队政委,冀南军区司令员、政委,平原军区司令员,
平原分局代理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二纵政委,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部部长,
豫皖苏分局书记兼华野副政委。1949年后,历任南京市委副书记,云南省委
书记,西南局副书记,军委总干部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第二、第
三、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东北局第一书记,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央组织部部长。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后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后
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
中顾委副主任。
----------------------- 页面 4-----------------------
宋任究回忆录
----------------------- 页面 5-----------------------
第一章 农村大革命的洗礼
1909年,我出生在湖南浏阳西乡冲和区德化小团 (小团相当于现在的
乡)的乌石城村,原名宋韵琴,又名宋绍梧。祖辈都是地主,到祖父一辈家
庭开始破落。到父亲宋国珍这一辈,家境日益贫寒。母亲姓邱,排行第二,
都叫她二姑娘。外祖父家原来比较有钱,后来也破落了。父亲因家庭经济窘
迫,曾打算把田地和房屋都卖掉。母亲坚决反对,她说家里还有那么多口人
要吃饭哩。由于母亲的坚持,留下了几亩田、几间房屋和一小块茶油山和柴
山,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我排行最小,上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
大哥宋骏臣,从小被一位近亲指定要去做继孙。按当地的习惯,长子一
般是不过继的。由于家庭经济拈据,又是近亲指定要,就过继过去了。他家
里生活比较富裕,有二、三百亩地,至少是个中地主。我大哥上过大学的法
政系,家里订了上海的《申报》、《大公报》以及湖南出版的报纸。他经常
向我们讲起苏联十月革命的情况,还讲起过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等。大革命
时期我大哥曾以开明士绅的身份积极支持农民运动。1927年马日事变,后反
动派反攻倒算,地方反动派捅了他几十梭镖,死得很惨。解放后,当地政府
将他定为烈士,并把他的事迹载入 《浏阳县革命烈士英名册》。摘要摘录于
后:“宋骏臣,又名绍松,生于1891年1月。金江书院结业后,考入湖北武
昌中华大学法政系。后出任浏阳金江高小校董,兼任葛家乡小学校长。1926
年,宋骏臣加入国民党,担任冲和区党部执委,积极发动教师举办平民学校,
宣传革命道理。冲和区农协成立时,他积极支持胞弟宋任穷担任区农协委员
长。 ‘马日事变’后,宋骏臣在马家湾战斗中不幸被捕。敌人将宋骏臣五花
大绑,在押送途中,恶霸×××示意将宋骏臣处死。×××大吼: ‘宋骏臣
跪下!’但这位刚强的汉子就是不跪,横眉怒目,×××用扁担猛击其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