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骏臣倒地高呼: ‘打倒土豪劣绅!’‘农民运动万岁!’刽子手×××残
忍地用梭镖连刺他的颈背和腹部。顿时,鲜血四溅,宋骏臣壮烈牺牲,时年
37岁。”
二哥宋骍臣读过一两年书,因无力继续上学,被送到冲和区所在地的枨
冲镇上舅舅开的店里当学徒。他工作之余继续自学,字写得不错,还能记帐,
不久当了店员。一九二七年晚些时候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农民运
动并做开明人士的工作。他后来患胸膜炎病逝。
姐姐宋绍椿,在区的女子职业学校读过一年多的书。嫁到一户比较有钱
的人家里,过门后常受虐待,日子过得很苦。
我们家里的田,主要靠三哥宋瑞庭耕作。他敦厚、勤劳、节俭,日夜劳
作,从无怨言,也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因三哥一人种田收入菲薄,入不敷
出,父亲在家里开了个小柜台,卖油、盐、酒、纸张以及海带、粉条、自己
做的松花蛋等杂货,小本经营,赚不了多少钱。家庭经济状况相当于当地贫
农的水平。 1960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他还在农村,那时农村的生活
很苦,可他从不向我们提任何要求。当我得悉他患上浮肿病后急忙寄两盒针
剂回去,可药尚未寄到,他已去世了。想起此事,我至今仍后悔不已。
我小时候上过几天初级小学,主要是读私塾。先上当地的私塾,那位教
师比较开明,算术课除教珠算外还教笔算。后来到我大哥家,同他的两个孩
子一起继续读私塾,主要学《四书》、《幼学琼林》、《古文观止》等。1922
----------------------- 页面 6-----------------------
年,我十三岁那年,大哥让我和他的两个孩子一起报考金江高级小学 (学制
三年)。三人都考上了,同编在第十一班。
金江高小——革命的摇篮;
陈昌、夏明翰——启蒙的老师
金江高等小学的前身为金江书院,建立于1874年,是当时浏阳八大书院
之一。 1898年戊戌变法时,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办学堂,金江书院改名为
金江两等小学堂,分高等小学和初等小学。1907年改为金江高等小学堂。1911
年辛亥革命后,学堂改为学校。
我入学时,校长是黄谱笙,他思想进步,接受和支持新生事物,邀请陈
昌(又名陈章甫)、夏明翰、付昌钰、陈作为、陈清河、潘介堂等到校任教。
这些人中,除付昌钰是新民学会会员外,其余都是共产党员。陈昌、夏明翰
等教师在讲课时,经常结合课文传播革命思想,向学生历数帝国主义列强从
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侵略我国,欺凌和压迫我国人民的种种罪行,从中
日甲午战争、中俄瑷珲条约、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日本强迫签订21条,帝国
主义用炮舰政策迫使我割地赔款,强行设立租界,一直讲到军阀政府贪官污
吏的腐败无能。有一堂课专门讲“五一”节的来历和意义,讲美国芝加哥工
人罢工,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还兴奋地向学生介绍苏联革命取得成功的
情况,讲工人要同农民联合起来推翻压迫阶级。他们的讲课,事实充分,道
理透彻,感情丰富,富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每逢红五月,陈昌等老师
还带领全校师生到普迹镇街上游行示威,我们举着小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
反对不平等条约等口号。这些进步教师的谆谆教导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
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燃起了革命的火花,使我们开始懂
得了中国要摆脱贫困,不受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欺侮,独立富强起来,必须唤
起民众,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列强,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
陈昌、夏明翰等老师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他们在师生必经之
处悬挂了一块写着《劳工神圣》四个大字的匾额,并将十多亩校田改为农场,
组织师生劳动,带领师生将周围的一块荒地开辟为环校马路。陈昌自编了一
首修路歌,大家边劳动边唱。据我的记忆,歌词大意是:
修我们的马路,
贯彻我们的精神,
怕什么寒和暑,雨和风,
拿起我们的锄头、铲子,快来做工。
怕什么高和低,土和石,
凡阻碍我们的,就要把它铲平!
大家起来,做一个真正的劳工。
陈昌、夏明翰等老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注重诱导,启发学生的
思维,多让学生自己领会,自己练习。譬如作文题,有时由老师出,有时在
老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己选题。老师把比较好的作文张贴出来,作为学生自
我教育和互相启发的一种形式。我写过一篇《打倒省长赵恒惕》的自选题作
文,控诉和鞭鞑了这个作恶多端的北洋军阀在湖南的代理人,发出了打倒赵
恒惕的呼声,受到老师的赞赏,并张贴出来。写这类题材作文的,不止我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