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冯其庸先生的主张,证明当河北丰润曹家的一支迁到辽东,却已是康熙九
年的事,认为曹雪芹的上祖则应该就是原籍辽阳、后迁沈阳的《五庆堂曹氏宗谱
》的始祖。他的籍贯确是辽阳、沈阳,而不是河北丰润。
无论是" 河北丰润说" ,还是" 辽阳说" ,双方所能确考的曹雪芹家族的最
早祖上,都是见于《八旗满洲始祖通谱》的" 曹锡远,世居沈阳地方".这一记载
是最为可靠的。并且证实了曹家在天命、天聪、崇德之间,原是明朝的军官,在
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归附后金,开始隶汉军旗,后来才归入满洲正白旗包衣的。至
于曹锡远之上的曹家祖先,从他们的籍贯、事业甚至包括名字,都由于史料的缺
乏,仍处于学界各派相互争论的状态。
父亲是何人曹雪芹的父亲到底是谁?这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根据红学
大师周汝昌先生的研究,曹雪芹的父亲,是由曹宣的第四子过继给曹寅为嗣子的
曹。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曹雪芹是曹寅之子曹颙的遗腹子。曹颙是曹寅惟一长到
成年的爱子,他也深受康熙帝的喜爱与器重,死时只有27岁。关于曹颙的这个遗
腹子,在曹入继曹寅一支之后的一封奏折中,有专门的提及:" ……奴才之嫂马
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尔生男,则
奴才之兄嗣有在矣。……" 有人认为曹雪芹很有可能就是曹颙的这个遗腹子。但
新的资料的发现又引出了曹天佑这个人,从年龄与身份地位来看,似乎他才是曹
颙那个遗腹子。那么曹雪芹到底是哪支所出,就又成了疑惑与探讨争议的话题,
直至如今。
总之曹雪芹是一位文化巨匠,它博学多才,对诗词、曲赋、绘画、书法等无
不喜好和擅长。在《红楼梦》中,被他隐去的时代,其实应该就是他祖辈、父辈
和他自己生活的时代,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正是大清帝国的鼎盛时期。
第23节:曹李两家的彼此呼应
另外,同在江南主持织造与轮流担任两淮巡盐使的,还有一个苏州织造——
李煦。李煦是曹寅的妻兄,是内亲,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曹寅在扬州病故
后,其后事都由李煦照料,包括曹寅名下所有的亏空,都由李煦奏请补赔。康熙
五十四年(1715)正月曹颙在京病故,其后事及家庭事务,也是李煦一手照料的。
李煦在给康熙的奏折里说:" 奴才与曹寅父子谊属至亲,而又同事多年,敢不仰
体圣主安怀之心,使其老幼区画得所。奴才谨拟曹于本月内择日将曹颙灵柩出城,
暂厝祖茔之侧。事毕即奏请赴江宁任所。" 所以要了解曹雪芹家族,是离不开李
煦的。
李煦的父亲李士桢,是山东都昌人,本姓姜。据杜臻撰《广东巡抚都察院右
副都御史李公士桢墓志铭》说:" 公本姓姜,世居东莱之都昌。……壬午,从龙
辽左,继正白旗佐领西泉李公,即以李为氏。" 又有《昌邑县志》记载:" 崇祯
十五年壬午十二月,大清兵围昌邑,十六日城破。" 李士桢就是在这次城破被俘,
归李西泉的。其身世略如曹雪芹的远祖曹锡远和曹振彦,所不同者,曹氏是明朝
驻防辽东的军官,李氏是昌邑的百姓。两年后,甲申,明亡,李士桢就真正从龙
入关了。
李煦生于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长曹寅三岁。康熙十七年(1678)他出
任韶州府知府,时年24岁。后来又调浙江宁波府知府,以后又任畅春园总管。康
熙三十二年(1693)改任苏州织造,后来又任两淮巡盐御史,与曹寅轮番更替。
李煦与康熙也是有特殊关系的。一、李煦的生母文氏,也是康熙的保姆,这
一点与曹寅的身份一样,而且曹寅不是生母而是嫡母孙氏作康熙的保姆,这一点
来说,李煦与康熙的关系比曹寅与康熙的关系还要近上一层。康熙对曹家的孙氏
很亲切,曾称孙氏" 此吾家老人也" ;而他对李家的文氏也是同样的亲切,李煦
在《谢召见李鼎折》里说:" 蒙温旨下询及奴才,兼及奴才之母,天颜开霁,宛
若家人父子。" 在《李鼎蒙允追随哨鹿谢恩折》里说:" 奴才九十三岁之老母,
复蒙万岁垂慈询及,一家老幼叠受圣主天恩。" 在《生母病逝遵遗命代具谢恩折
》里说:" 窃奴才生母文氏,于十一月初五日忽患内外感之症,虽病势甚重,心
神甚清,吩咐奴才云:' 我蒙万岁隆恩,赏给诰封。就是历年以来,汝面圣时节,
必蒙问及;即今秋孙儿热河见驾,又蒙万岁温言垂问。我是至微至贱的人,竟受
万岁天高地厚恩典。'"以上可见李煦与康熙之间的特殊亲密关系。
由于有着康熙帝对曹、李两家的背后支持,以及曹、李两家的彼此呼应,此
时的曹家与李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