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俄国佬,在你们眼里,中国是个什么东西?喔,你们想要打,就可以打;要想
怎么欺负,就可以怎么欺负吗?”
这句话问得苏联大使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我告诉你们这些俄国佬,不要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我们中华民国是
堂堂正正的世界大国,她的主权是神圣的,是不允许外来的侵略者干涉的。我虽然
是一个当兵的大老粗,但我也多少懂得,我们中国的事情用不着你们外国人来管!”
他停了一下,又接着说:
“外蒙古的事情,纯属于我们中国的内政,外蒙的主权,居于中国,而不属于
你们苏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告诉你们,我们中国人绝对不是好惹的!”
冯玉祥越说越激动。
“回去告诉你们的政府,请他们按照通电上的要求,在一个月之内,从外蒙古
撤军。如果拒不听从,那么,就不要怪我们中国人不客气了!”
他故意把“不客气”三个字说得重重的。
这位苏联大使被冯玉祥大骂了一通,心里很不是兹昧,灰溜溜地回到了大使馆。
第二天,这位大使是这样向苏联政府报告的:“中国政府执意不肯承认外蒙自
治,严格要求我方从外蒙撤军。如不服从,可能有军事冲突的危险。”。
苏俄政府由于受到中国政府的巨大压力,加之国际社会对苏俄的压力,所以它
被迫采取措施,缓和中国与苏俄之间的紧张关系,以避免冲突。但从实质上,苏俄
从未改变想把中国的外蒙古置于他的保护之下的野心,无论他采取和平、还是武力
手段,企图控制外蒙古是它的一贯策略。
这样,1924年5月中苏签署的协议,只是苏俄政府言不由衷的表示,中国政府表
面上收回了外蒙的主权,但实质上外蒙仍被苏俄所控制。
正因为这样,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在张作霖、段琪瑞和冯玉祥联合主政以后,在
外蒙古问题上准备一致采取强硬措旋,以迫使苏俄撤军和外蒙古取消一切独立的活
动,以恢复中国的主权。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惜诉诸武力。
于是,苏俄又演了一场欺世盗名的“撤兵”丑剧。
第六节 “撤兵”与增援
1、欺世盛名的“撤军”
苏俄政府迫于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同中国签定了一个《中俄解决
悬案大纲协定》。苏俄言不由衷地承认外蒙古主权属于中国,它将于1925年初把进
入外蒙古的军队撤出来。而实际上,这只是它贯用的一种缓兵之计。它真正的用意
是,利用签定协约的方式来缓和双方的矛盾冲突,并转移中国人的注意力,然后再
趁此机会大力推行其俄罗斯化政策,在外蒙古搞苏维埃化改革。所以,正是本着这
种邪恶的动机,才演出了一场欺世盗名的“撤军”的闹剧。
苏俄在名义上虽然承认了外蒙主权归属于中国,但是并没有改变他们对外蒙古
政治、经济的控制。乔巴山依然忠实地奉行列宁、斯大林的学说来改造蒙古社会。
他们为防止鲍陀、丹尚的思想再次抬头,实行了更加彻底的革命,完全剥夺了原来
封建主和喇嘛的经济政治权力,使他们处于人人监视的境地,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经过改造以后的外蒙古,已经不象是中国开发了好几百年的一个行政区了,反
而象是苏俄刚刚革命后的共和国。全国到处都建立了合作社企业和国营企业,绝大
多数的阿拉特牧民经营集体经济,过去那些封建王公、寺院喇嘛僧侣、阿拉特畜牧、
高级官吏和蒙古商人,都被镇压或者被剥夺了,在1923年至1924年,阿拉特会议所
选出的什户、巴格、苏木、县和省的领寻工作人员中,大部分都不会读上级发下来
的文件,不会答复询问,不会传达,更不会写报告或作报告。
苏联正是利用外强古贫民蒙昧无知这一致命的弱点,扶植乔巴山等人在外蒙古
实行统治的。外蒙古看上去好象是蒙古人在自治,在独立,但是,在这个面具后面
作支撑的,正是贝加罗夫的苏联红军。与此同时,苏联开始进行自己的国家建设,
国力逐渐地开始强盛起来。
1925年1月24日,苏联政府通知“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撤退从1921年起
驻扎在外蒙古的红军。苏联政府在大会中说:
“在蒙苏两国军队的保卫下,由于人民政府的革命行动,贵国国内已经建立了
安定的秩序,贵国进一步的民主化和成立共和国及召开全民大呼拉尔的条件有了保
障。又因为残余的白匪帮已被完全肃清,苏联政府认为苏联红军的解放使命已经完
成,再无驻扎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必要了,所以,决定将苏联红军撤回苏联国内。”
这个照会给人一种印象,仿佛苏联红军到蒙古来,就象是世界警察到一个出了
乱子的地方去维持地方治安似的,而不象是在(协定)中所说的“外蒙古主权属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