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的历史编纂,到了泰伯里和麦斯欧迪,已登峰造极了,在米斯
---------------
①他的著作叫做Ta’r■kh,又叫做al-Mukhta■arfiAkhb■ral-Bashar,4vols.(Constantinople,1286)。
②参阅Duwalal-Isl■m,2vols.(Haydar■b■d,1337)。
③Fihrist,p.234。
④Y■q■t,vol.vi,p.424。
⑤他是‘Abdull■hibn-Mas‘■d的后裔,故以al-Mas‘■di为姓。
①Fihrist,p.154,有人误认他为西非人。参阅Y■q■t,vol.v,p.148。
②Ed.andtr.deMeynardanddeCourteille,9vols.(Paris,1861—1877)。
③《黄金草原》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包括苏莱曼游记的提要。——译者
④这是旧开罗的名称。——译者
⑤参阅Ikhw■n,Ras■’il,vol.i,pp.247—248。
⑥Ed.deGoeje(Leyden,1893—1894)。
⑦普林尼(23—79年)是罗马的科学家和作家,曾著《博物学》(HistoriaNaturalis)。——译者
---------------
凯韦(1030年卒)以后,则开始急剧下降。伊本·艾西尔(1160—1234年)①节录泰伯里的著作,并加以补充,写到1231年,这部书叫做《历史大全》(al-K■milfial-Ta’rīkh)②。书中关于十字军战役的记载,是一种新颖的贡献。伊本·艾西尔还写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叫做《莽丛群狮》(’Usdal-Gh■bah)③,是穆罕默德七千五百位弟子的列传。与他同时代的人伊本·召齐的外孙(1186—1257年)④出生于巴格达,父亲是一个突厥奴隶,他的著作宏富,其中有一种世界史,从创造世界一直讲到1256年,叫做《时代宝鉴》(Mir’■tal-Zam■nfiTa’rīkhal-A‘yy■m)⑤。阿拔斯王朝的史学家当中,有叙利亚大法官伊本·赫里康(1282年卒),他是编纂民族人名辞典的第一个穆斯林。在他之前,雅古特曾著过《文学家人名辞典》,伊本·阿萨基尔(1177年卒)把与他的故乡大马士革有关的名人的传记写成八十册的专书⑥。泰伯里、麦斯欧迪、伊本·艾西尔和他们的同行,用阿拉伯语写作的这些著作,由于没有西方语言的译本,所以象其它大多数的东方史地名著一样,都是中世纪的西方读者所难接触到的。到了现代,有许多名著,已部分或全部译成欧洲语言了。但这不是说,阿拉伯的作家对于社会科学没有什么贡献。在评价他们在史学和其他学科方面的著作时,萨尔顿①曾热忱地宣告说:“人类主要的任务,已经由穆斯林们完成了。最伟大的哲学家法拉比,是穆斯林;最伟大的数学家艾卜·卡米勒②和伊本·息南③,是穆斯林;最伟大的地理学家和百科全书家麦斯欧迪,是穆斯林;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泰伯里,是穆斯林。”现在我们要讲到,阿拉伯人本着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偏爱,而从事的智力活动。在这样发展起来的学科中最重要的是教义学、圣训学、教律学和语言学。在这方面的学者,大多数是阿拉伯人的苗裔;相反的,上面所讲过的医生、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化学家,都是叙利亚人、犹太人或波斯人的苗裔。由于宗教的动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对于这几门学科早已注意,而且很感兴趣。他们要了解《古兰经》并加以解释,就必须钻研教义学和语言学。由于跟基督教徒接触,早在回历一世纪的时候,在大马士革就有教义学上的探讨,从而产生了唯能力论(al-Qadarīyah)和唯信德论(al-Murji’ah)两个学派④。
作为教义的最重要的源泉,仅次于《古兰经》的是逊奈(al-Sunnah)⑤,
---------------
①他生于底格里斯河岸的伊本·欧麦尔岛,活跃于摩苏尔。参阅ibn-Khallik■n,vol.ii,pp.35-36。
②Ed.C.J.Tornberg,13vols.(Loyden,1867—1874)。
③五大册,1280年开罗版。
④他的外祖伊本·召齐(1201年卒)很有名,所以他获得这样一个称号,他的名字是优素福。
⑤摘录本已出版并译成法语,书名是Recueildeshistoriensdescroisades:histori-ensorientaux,vol.iii,(Paris,1884)。第八册的摹写本,由JamesR.Jewett于1907年出版于芝加哥。
⑥书名是al-Ta’rīkhal-Kabir,前七册于1329—1351)年出版于大马士革。
①IntroductiontotheHistoryofScience,vol.i(Baltimore,1927),p.624。
②他的名字是舒札耳·伊本·艾斯莱木(Shuj■‘ibn-Aslam),埃及人,在十世纪初改进了花拉子密所著的代数学。
③他是撒比特·伊本·古赖的孙子(908—946年),在发明积分学之前,他的抛物线求积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④其他的穆斯林教派,留待下章处理。
⑤逊奈的本义是天性、性情、行为,后来发展成为一个术语,具有几个新的意义。逊奈派与十叶派对立的时候,是指正统派的穆斯林的教义和教律而言的。
---------------
就是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论、行为、默认(taqrīr)三者而言的。在第一世纪时期,逊奈是口耳相传的,到了第二世纪时候,才记载下来,叫做哈迪斯(■ad■th)。因此,哈迪斯就是先知的言语或行为的记录。哈迪斯还有一个更普遍的意义,就是圣门弟子或再传弟子的言语或行为的记录,也可以叫做哈迪斯①。从教律上的地位来说,先知的哈迪斯不能与《古兰经》相比拟,但是,从伊斯兰教思想的发展来说,先知的哈迪斯曾起了同样重大的影响。在哈迪斯中发言的是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中发言的是真主。在哈迪斯中,只有意义是天启的;在《古兰经》中,意义和词句都是天启的。教义学和教律学的根据,首先是在《古兰经》中,其次是在哈迪斯中。穆斯林们从大量的宗教传说(哈迪斯)中发展了一门科学(‘ilm),这是与其他的宗教完全不同的。对虔诚的穆斯林来说,圣训学很快就变成了极其优越的科学②。“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是一章著名的圣训,为了响应先知的号召,未来的学者,在广大的哈里发帝国领域内从事长途的、辛苦的跋涉,主要的目的就是寻求圣训学。这种游学(al-ri■lahfi■alabal-‘ilm)被提高成为一种完美的虔诚行为:因远道游学而病死在异乡的人,就和参加圣战而牺牲生命的人一样③。在先知去世后二百五十年间,关于先知言行的记录增多了,也更丰富了。无论何时发生了宗教的、政治的或社会的问题,各党派都在先知的言语或决定中去寻找根据,来支持自己的见解,不管所找到的根据是真实的,或者是捏造的。阿里和艾卜·伯克尔之间的政治斗争,阿里和穆阿威叶之间的战争,阿拔斯王朝和伍麦叶王朝之间的怨恨,阿拉伯人和非阿拉伯人之间争执得很剧烈的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些争端和类似的事变,都给哈迪斯的捏造和传播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哈迪斯的制造,也有商业的价值,许多教师靠《哈迪斯》发财致富。伊本·艾比·奥查于772年在库法被处死刑之前,承认他曾把自己创作的四千章传说到处传播①。麦地那学派所传的哈迪斯比库法学派所传的通常受到更多的重视,但是麦地那的传述者,并不是都不受怀疑。例如艾卜·胡赖莱,是先知的弟子,又是热心传播他的言行的人,据说他所传的哈迪斯在五千三百章以上②,但是无疑有许多章是在他死后别人假托的。阿以涉传过二千二百一十章,艾奈斯传过二千二百八十六章,伊本·欧麦尔传过一千六百三十章③。每一章完全的哈迪斯都包括两部分:传说的线索(isn?d)和本文(matn)。本文紧跟着线索,而且必须是直接的交谈:甲告诉(■ad-datha)我说,乙告诉他,而乙又听见丙说,丙又听见丁说??如此回溯到先知本人。编纂历史和格言文献的时候,也采用这种方式。在这些方面,批评通常只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