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⑤Miskawayh,Tajāribal-Umam,ed.H.F.Amedroz,vol.i(Oxford,1920)p.201;ibn-al-Athīrvol.viii,pp.153—154。
⑥参阅Baghdādi,ed.Hitti,pp.176—177;ibn-al-Athīr,vol,viii,pp.153—154。
⑦Tabari,vol.iii,pp.2217以下;Mas‘ūdi,Tanbīh,pp.371—376;Miskawayh,vol.ii,pp.108—109。
①这个名词是阿拉伯语hashshāshūn的变态,是印度大麻叶,一种麻醉剂,阿拉伯语叫hashīsh;服食这种麻醉剂的人,叫
hashshāshūn。
②Al-da‘wahal-jadīdah;Shahrastāni,p.150。
③因此,他有拉齐的称号;ibn-al-Athīr,vol.x,p.369。
④Ibn-al-Athīrvol.ix,p.304,vol.x,p.161。
①另一种拼写法是fidāwi,这个名词的意义是,愿为某种主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者。参阅ibn-Battūtah,vol.i,pp.166—167。
---------------
只有欲为其哈昔新(Ashishin②)者,始能入是园,他人皆不能入。园口有一堡,其坚固之极,全世界人皆难夺据,人入此园者,须经此堡。山老③宫内蓄有本地十二岁之幼童,皆自愿为武士,山老授以摩诃末④所言上述天堂之说。诸童信之,一如回教徒之信彼。已而使此辈十人或六人或四人同入此园。其入园之法如下。先以一种饮料饮之,饮后醉卧,使人畀置园中,及其醒时,则已在园中矣。彼等在园中醒时,见此美境,真以为处天堂中,妇女日日供其娱乐,此辈青年适意之极愿终于是不复出矣。山老有一宫廷,彼常给其左右朴质之人,使之信其为一大预言人,此辈竟信之。若彼欲遣其哈昔新赴某地,则以上述之饮料,饮现居园中之若干人,乘其醉卧,令人畀来宫中,此辈醒后,见己身不在天堂,而在宫内,惊诧失意。山老命之来前,此辈乃跪伏于其所信为真正预言人之前。山老询其何自来。答曰,来自天堂。天堂之状,诚如摩诃末教法所言。由是未见天堂之人闻其言者,急欲一往见之。若彼欲刺杀某大贵人,则语此辈曰:“往杀某人,归后,将命我之天神导汝辈至天堂。脱死于彼,则将命我之天神领汝辈重还天堂中”①。公元1092年,有一个义侠化装成一个苏非家②,对塞尔柱克王国著名的大臣尼采木木勒克进行暗杀,这是陷穆斯林世界于恐怖的一系列神秘的暗杀的开始。塞尔柱克王国的素丹马里克沙于同年奋发起来,派兵去讨伐那个堡垒,堡垒里的驻军夜间出击,击退了围攻的敌军。哈里发们和素丹们屡次进行的清剿,都证明是徒劳的。到最后,摧毁哈里发帝国的蒙古人旭烈兀,才于1256年拿下了这个堡垒及其在波斯的几个附属的要塞③。
远在十一世纪末叶,阿萨辛派早已在叙利亚站稳了脚跟,而且把塞尔柱克王国驻阿勒颇的王子列德旺·伊本·突突什(于1113年卒)都变成为皈依者。他们到1140年已夺得了麦斯雅德④地方山上的堡垒以及叙利亚北部的其他堡垒,包括凯海夫、盖德木斯和欧莱盖等地的堡垒①。甚至奥龙特斯河上的舍伊萨尔(现代的沙贾腊),也被阿萨辛人暂时占领了。吴萨麦②把他们叫做易司马仪派。他们在叙利亚的最著名的导师之一是赖世德丁·息南(1192年卒),常住麦斯雅德,他的称号是shaykhal-jabal,十字军的编年史家
---------------
②ashishīn是阿拉伯语hashāshīn之讹。——译者
③山老是shaykhal-jabal的义译,就是山上的长老或头子,即山大王。——译者
④穆罕默德。——译者
①TheBookofSerMarcoPolo,theVenetian,tr.HenryYule,2nded.(London,1875),vol.i,pp.146—149。有一个关于在麦斯雅德举行的仪式的描写,据说是伊本·赫里康所作的,可供参考,见FundgrubendesOrients,vol.iii(Vienna,1813),ed.andtr.Hammer,pp.201—206。(上面的译文是引用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记》,中华书局,1955年版,上册第114—117页。——译者
②Ibn-Khallikān,vol.i,p.256。参阅本书第478页。
③阿萨辛人的著作和纪录,都在当时被毁坏了,因此,我们关于这个奇怪的、惊人的互助会的情况主要是自敌对方面的资料得到的。
④这个地名有种种变形,如Masyāth.这个地方现在在奴撒里叶(Nusayrīyah)山的东边。ibn-al-Athīr,vol.xi,p.52;abu-al-Fidā’,vol.iii,p.16。
①Ibn-Battutah,vol.i,p.166。
②Kitābal-I‘tibār,ed.Hitti,pp.159—160=ArabSyrianGentleman,pp.190。
---------------
把这个称号译成“levieuxdelamontagne”③(山老人)。使十字军胆战心惊的,正是赖世德丁的支持者。1260年蒙古人夺取麦斯雅德后,奴隶王朝的素丹拜伯尔斯,于1272年给叙利亚的阿萨辛人以最后的打击。从此时起,阿萨辛人稀疏地分散在北部叙利亚、波斯、阿曼、桑给巴尔和印度,他们在印度的人口特别多,约计十五万人,他们的名称是“火者”(Khoja)或者“毛拉”(Mawla)④,他们都承认孟买的阿哥汗(■ghaKhān)为他们的名义领袖。这位领袖自称为第七代伊马木易司马仪的苗裔,是阿拉木图最后一位总传道师的子孙,他接受各地教徒,甚至叙利亚的教徒个人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以上。他以打猎家的身分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消磨在巴黎和伦敦之间。
叙利亚北部的努赛尔派,比黎巴嫩的德鲁兹派还要古老,他们构成现存的易司马仪派各支派之一。他们是穆罕默德·伊本·努赛尔的教徒,所以叫做努赛尔派,努赛尔生于九世纪末叶,是阿里派第十一位伊马木哈桑·阿斯凯里(874年卒)的党羽之一⑤。据杜骚的研究①,伊本·努赛尔的党羽,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说明一群人如何从异教直接改宗易司马仪派的伊斯兰教。这可以说明在他们和易司马仪派的主流之间为什么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努赛尔派跟极端的十叶派的其他支派一起,都承认阿里是真主的化身,易司马仪派却不然②。因此,自法国的委任统治制在他们的地区建立以来,他们就被称为阿里派。他们与德鲁兹和其他穆斯林教派不同,他们有一套祈祷式,而且采用了几种基督教节日,包括圣诞节和复活节。他们中有人用马太、约翰、海伦一类的基督教徒的名字。除了向基督教借用这些东西外,他们对于自己的宗教仪式,比德鲁兹派还要保守秘密,他们的教条中还保存了原先异教信仰的若干残余。这个教派的信徒,还有三十多万人,大半是农民,现在居住在叙利亚北部和中部的山区,有些散居在辽远的土耳其境内的西里西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