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拉伯通史_希提【完结】(160)

  ---------------

  ③Ibn-Khallikān,vol.ii,185—189;ibn-Khaldūn,vol.iv,pp.314—315;ibn-Taghri-Birdi,vol.ii,p.373。

  ④Dīwān,ed,Fr.Dieterici(Berlin,1861),pp.623-732;ibn-Sa‘īd,pp.45—46。

  ①伊赫什德王朝世系表图表里的虚线表示主奴系关)伍努朱耳(Unūjūr)这个名字有各种拼写方式。参阅ibn-Taghri-Birdi,vol.ii,p.315;Kindi,p.294;ibn-Khaldūn,vol.iv,314;ibn-al-Athīr,vol.viii,p.343;Miskawayh,vol.ii,p.104。再参阅F.Wüstenfeld,DieStatthaltervonAgyptenzurZeitderChalifen,pt.iv(G(ttingen,1876),p.37。

  ②Tabari,vol.iii,p.2141。

  ①右表:1.赛弗·道莱·艾卜勒·哈桑·阿里(944—967年)2.赛耳德·道莱·艾卜勒·麦阿里·舍利夫(967—991年)3.赛义德·道莱·艾卜勒·法达伊勒·赛义德(991—1001年)4a.艾卜勒·哈桑·阿里4b.艾卜勒·麦阿里·舍利夫(1001—1003年)(1001—1003年)

  ---------------

  赛弗·道莱在阿拉伯编年史上的声望,主要是由于他对于学术的慷慨奖励,其次是由于在其他的穆斯林放下他们手中的棍棒之后,他又对伊斯兰教的敌人基督教徒举起了他手中的棍棒。哈木丹尼王朝的这位君主本人,就是一位诗人②,他同许多文人接触,由此使人回想起赖世德和麦蒙的时代。这个文人圈子里有赫赫有名的哲学家和音乐家法拉比,他生活简朴,日常需要,由国库供给生活津贴四个第尔汗就能满足。还有著名的文学史和音乐史的历史学家伊斯巴哈尼,他把自己不朽的名著《乐府诗集》的手稿赠送给这位庇护人,并且接受了他一千第纳尔的奖金。还有雄辩的宫廷说教人伊本·努巴台(984年卒)③,他那用韵文写成的文雅的说教,鼓舞了听众参加反拜占廷的圣战的热情。最重要的是桂冠诗人穆台奈比(915—965年),他的诗篇,辞藻富丽,隐喻微妙,而且具有夸张和华丽的风格,因此,他成为今天穆斯林世界最受爱戴、被人引证最多的诗人①。一位早期的权威,称他的诗词为“高度的完美”②。穆台奈比(自封的先知)③原是巴士拉城一个水夫的儿子,青年时代,曾在叙利亚的贝杜因人中间自称有预言的才能,因此获得了这个绰号。

  他在阿勒颇的诗坛上有一个劲敌,叫艾卜·菲拉斯·海木达尼④,他是赛弗·道莱的侄子。有一个时期,穆台奈比受到他的庇护人赛弗·道莱的冷遇,就去寻求并且得到伊赫什德王朝卡夫尔的庇护。不过,后来他又对卡夫尔感到失望。

  这个时期是北叙利亚的短暂的文艺复兴时期。可以说,“诗人中的哲人和哲人中的诗人”艾卜勒·阿拉伊·麦阿里(973—1057年)就是这次文艺复兴后期的产物。这位诗人表达了伊斯兰新世界中社会衰退和政治混乱时代的怀疑的和悲观的感情。艾卜勒·阿拉伊是台努赫人的后裔,生于麦阿赖特·努耳曼,死于故乡。这是他的外号“麦阿里”的来源。他的坟墓于1944年重经修缮,因为那是他的诞辰的一千周年。他四岁的时候,感染了天花,以致双目失明,他所获得的补偿是记忆力有了惊人的发展。艾卜勒·阿拉伊于1009年到巴格达去,在那里逗留了一年零七个月,他接受了精诚同志社的观念和别的印度观念。返回故乡后,他开始吃素,而且过一种近乎隐居的生活。他晚期的著作,特别是《作茧集》(Luzū-mīyāt)①和《饶恕集》(Risālatal-Ghufrān)②,表明他这个诗人是以理性为向导,以悲观的怀疑论为哲学的。有人说

  ---------------

  ②Ibn-Khallikān,vol.ii,pp.66-68;Tanūkhi,p.134。

  ③他的讲演集(Khutab)在开罗和贝鲁特屡次出版。

  ①他的诗集先由法国人迪特里西刊行,后由纳绥福·雅齐只于1882年刊行于贝鲁特。1935年在叙利亚、黎巴嫩和其他地方纪念他逝世一千周年(回历354年卒)。

  ②Ibn-Khallikān,vol.i,p.63。关于他的较早的评论,可参阅Tha‘ālibi,Yatīmah,vol.i,pp.78—164。

  ③他的原名是艾哈迈德·伊本·侯赛因,外号是艾卜勒·太伊卜。

  ④Dīwān,ed.NakhlahQalfāt(Beirūt,1900);tr.inpart,RudolphDv-o■ákasAbúFir(s:einarabischerDichterundHeld(Leyden,1895)。参阅Tha‘ā-libi,vol.i,pp.22—62。

  ①Al-LuzūmīyātawLuzūmMalaYalzam,ed.‘AzīzZand,2vols。(Cairo,1891,1895);tr.(inpart)AmeenRihani(NewYork,1918)。

  ②Ed.KāmilKīlāni,2pts.(Cairo,1923);partiallytr.byR.A.Nicho-lsoninJournalRoyalAsiaticSociety(1900),pp.637-720;(1902),pp.75-101,337—362,813—847。

  ---------------

  他的《饶恕集》对于但丁的《神曲》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③。他的四行诗④,有一部分被译成英语。这位叙利亚诗人和波斯诗人欧麦尔·赫雅木有很多相似之点。一再有人作比较研究,研究的结果证明,约晚死六十年的波斯诗人受过那位老前辈的影响。伟大的阿拉伯诗的时代到穆台奈比和麦阿里就完结了。从此以后,就没有什么阿拉伯诗人获得超过地区性的声望。

  赛弗·道莱在北叙利亚站稳之后,从947年开始,每年向小亚细亚出征一次。在他去世之前的二十年中,没有一年是不同希腊人交战的⑤。赛弗·道莱的努力,起初是成功的。他夺取了马拉什和其他的边境城市。但是,奈塞福拉斯·福卡斯和约翰·齐米塞斯(他们俩后来都做了皇帝)的辉煌的指挥,挽救了拜占廷的命运⑥。961年,奈塞福拉斯攻克了首都阿勒颇(只有城堡除外),他把阿勒颇的青年一万名和所有的战俘都屠杀了,并且焚毁了赛弗·道莱的宫殿。过了八九天后,他却撤退了①。登基之后(963—969年在位),他的军队从阿拉伯人的手中抢夺了塞浦路斯岛,并且占领了西里西亚②。通往叙利亚的道路,就这样被打开了。他在位的最后一年,派军队夺取了垂涎已久的城市安提俄克,这是历代大主教、圣徒和教法会议的城市,也是与拜占廷有同等宗教地位的城市。从969年到1084年,这座城市一直保持在拜占廷人的手里。占领安提俄克之后不久,奈塞福拉斯的大将,就进入阿勒颇,与赛弗·道莱的儿子和继任者赛义德·道莱(967—991)签订了城下之盟③。约翰·齐米塞斯皇帝(969—976)采取了巩固和确保在西里西亚和北叙利亚所获得的征服地的政策,同时把解放耶路撒冷当作自己的最后目标。为达到这个目的,他从安提俄克动身,实际上进行了一次十字军战役。他进了大马士革,但是没有深入巴勒斯坦。他在位的初期,哈木丹人的堂兄弟、奈绥宾的倔强的哈比卜部族一万二千多人,为逃避苛捐杂税而背井离乡,改奉基督教,并且参加了拜占廷人对穆斯林国土的进攻④。齐米塞斯的继任者巴齐尔二世(976—1025年)虽然受到已占有西西里岛和爱琴海中许多岛屿的北非阿拉伯人的困扰,仍然御驾亲征,出兵保卫正在受到埃及法帖梅王朝威胁的叙利亚属地。但是,在十一世纪初,他和法帖梅王朝的哈基木签订了和约,此后再没发生过什么重大的冲突。由于巴齐尔二世的努力,再加上奈塞福拉斯和齐米塞斯以前的努力,拜占廷帝国的国境,向东方扩张到幼发拉底河和北叙利亚的心脏,伊斯兰教国家的版图,却受到了损失⑤。他们三人在位的时期,是“拜占廷和东方穆斯林关系史上最光荣的时代”。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