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Balādhuri,p.5=Hittip.19。
①Ibn-Sa‘d,voi.iii,pt.2,p.50;Tabari,vol.iii,p.2324。这两种文献都证实他是回历52年(公元672年)死的。
---------------
坦丁堡的时候,那座坟墓有光线射出,因而神秘地被他们发现了——这段插话,显然是从早期的十字军在安提俄克发现圣枪的神话套来的,——于是在坟址上建筑一座清真寺。这位麦地那的贵人,就成了三个民族共同尊仰的圣徒了。第二次进攻君士坦丁,是在著名的七年战争②中(回历54—60年,公元674—680年)进行的,这次战争主要是在君士坦丁附近的海上,在双方的舰队之间展开的。阿拉伯人占领了马尔马拉海中西齐卡斯半岛上的一个海军根据地③,那显然是阿拉伯语编年史上的阿尔瓦德岛④。这个根据地被当做了冬季的总司令部,每年春季重新开始的军事行动,都是在这个基地布置和指挥的。阿拉伯人关于这些战役的记载,是十分混乱的。据说,希腊火的应用,是君士坦丁城得救的原因。这种具有高度可燃性的混合物,在水上也能燃烧起来,是一个从大马士革逃出的叙利亚难民发现的,他的名字叫卡林尼卡斯。希腊人的记载夸大了这种火对于敌船灾难性的效果。曼比只人阿革比阿斯同西奥方斯一样强调,拜占廷人常常使用希腊火,而且是他们首先应用希腊火于战争的⑤。在这个时期,阿拉伯人曾暂时占领了罗得岛(Rhodes,阿拉伯语的Rūdis⑥,于公元672年)和克里特岛(Crete,阿拉伯语的Iqriti-sh,于公元674年)。公元717—718年,阿拉伯人又一次暂时占领了罗得岛。公元654年,阿拉伯人就劫掠过罗得岛,两年之后,岛上著名的巨人像的残余,被当做废铁,卖给一个商人,他用了九百只骆驼,才全部运走了。这个岛后来又成为来自西班牙的阿拉伯冒险家进攻的对象。穆阿威叶死(680年)后,阿拉伯舰队撤出博斯普鲁斯海峡和爱琴海,但是对“罗马人领土”的进攻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们可以在史籍上看到,差不多每年都举行夏季进攻(Sā’ifah),但是没有一次是重要的,直到苏莱曼任哈里发(715—717年)以后。有一章流传很广的圣训(hadith)说,将来要有一个哈里发,他与一位古先知同名,他要大举进攻君士坦丁堡,苏莱曼与所罗门同名,他认为自已就是那章圣训里所预言的英雄。对君士坦丁的第二次的、也是最后一次的重大的围攻,是在苏莱曼任哈里发的期间,由他的弟弟、顽强的麦斯莱麦指挥的(716年8月到717年9月)①。这次著名的围攻,是阿拉伯人屡次进攻中最威胁人的一次,由于许多有关的文献保存下来,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得更详细些。围攻的部队,从海陆两方面得到支援,而且获得埃及舰队的帮助。他们配备着石油精和攻城用的特别炮队②。麦斯莱麦的警卫队长阿卜杜拉·白塔勒特别著名,他获得了伊斯兰英雄的称号。他在后来的一次进军(740年)中阵亡了③。在后代的传说中,白塔勒元帅变成了土耳其的民族
---------------
②参阅J.B.Bury,AHistoryoftheLaterRomanEmpire(London,1899),vol。ii,p.310,n.4。
③Theophanes,pp.353—354。
④Tabari,vol.ii,p.163;Ba1ādhuri,p.236=Hitti,p.376。
⑤“Kitābal-‘Unwān”,pt.2,ed.AVasiliev,inPatrologiaOrientalis(Par-is1912),vol.viii,p.492。
⑥Balādhuri,p.236=Hitti,p.375。
①Tabari,vol.ii,p.1346;参阅Bury,vol.ii,p.401,n.2。
②Kitābal-‘Uyūnw-al-Hada’iq,ed.deGoeje(Leyden1871)pt.3,p.24。
③Tabari,vol.ii,p.1716。
---------------
英雄之一。他的墓址上曾建筑了一所白克塔什派的修道院(Baktāshitakīyah)和一座清真寺,直到现在,位于埃斯基·谢希尔(Eski-Shahr,即中世纪的Dorylaeum)的这个坟墓,还是一个著名的古迹。基督教的一个教堂里,供奉着白塔勒的雕像,“穆斯林的名人,往往为基督教的教堂所供奉”,在这里又找到一个例证①。
利奥三世(719—741年)终于用计策战胜了麦斯莱麦,而拯救了首都。他原来是叙利亚血统的一个普通士兵,家住马拉什,兼通阿拉伯语言和希腊语言②。他由行伍出身,做到拜占廷的皇帝。提到此次的围攻,我们看到历史上初次记载用铁链子封锁黄金角,不让敌人的舰只通过。驰名的希腊火和保加利亚人的进攻,使侵入者遭受重大的损失。再加上饥荒、鼠疫和严冬的酷寒,他们的损失更大了。但是麦斯莱麦坚持作战。从叙利亚传来了哈里发的死讯,他仍加紧进攻。但是,新任哈里发阿卜杜勒·阿齐兹(717—720年在位)的命令,他却不能置之不理。他奉命撤退海军舰队,在中途遭遇一阵暴风雨,全军覆没;如果西奥方斯的记载可靠的话,一千八百艘战舰,只有五艘平安到达叙利亚港口③。阿拉伯人的舰队,就这样毁灭了。正如希拉克略拯救了基督教世界,得免于异教的波斯人的侵入,利奥三世拯救了欧洲,得免于阿拉伯穆斯林的侵入。这两个东罗马皇帝,前者是亚美尼亚人,成为希拉克略王朝的奠基人,而后者是艾骚利阿人,成为艾骚利阿王朝的奠基人。从此以后,阿拉伯的军队,只有一次出现在君士坦丁堡的视线之内,那是782年,哈里发麦海迪的儿子哈伦进驻斯库塔利(Scutari即Chrysopholis),摄政爱利尼皇后被迫乞和,答应每年向哈里发献贡品。此后七百年内,没有穆斯林的军队到过君士坦丁城下,过了七百年才有一个新的民族成分,即高举伊斯兰教旗帜的蒙古利亚种的土耳其人,侵入君士坦丁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